第274章 烽烟北地
光是在各路州府抽调壮丁百便是需要不少地时候,这还不算大战最重要地粮秣银钱。
打仗最讲究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大规模地用兵所需之银钱粮秣亦是个天文数字,大宋虽是富庶,也不大可能轻易的解决几十万大军的后勤军需。
司马光终于出班:“王学士之言臣以为然。也不需李二上阵厮杀,只要担个军衔任了军职便可亦辽人极大震慑,谅契丹人不敢和精忠公对阵!”
神宗皇帝明白司马光地意思,是要随便的给李二个架空的职衔,挂个名头也就是了,契丹人断然不敢冒险和李二厮杀。光是那天雷地火就足够使得耶律洪基退兵的了。
“精忠公素……素无大志的,哎……”神宗皇帝忍不住的长叹一声。
众人皆知并非是李二胸无大志,实是和朝廷有诸般的龌龊:无论是宋廷亦或是辽国,俱是欲望得到李二那天雷地火的神器,奈何此物威力过于巨大,本是李二保命地根本,自然不会献出。再加上以前朝廷的种种作为,能有如今这般和朝廷保持微妙的关系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众人尽皆晓得李二这员“可制必胜”的“北伐”大将实在难请,即便是官家亲自“示以善意”,只怕李二也不会再信。
那李二讳深如海,所书的《三国传》已经是兵家大成,足够任何将帅学习一生。自己生搬硬套之下便是如此辉煌,也不晓得李二还有多少战法不曾书出,但凡李二有一丁点儿的变化,耶律洪就也只有闻风而遁避而远之!
正因为耶律洪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李二那《三国传》所包含的精髓,所以对李二是足够的重视。李二也成为契丹人南下唯一地忌惮。然那李二又是招惹不得,耶律洪基已经传下密令,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李二走上战场!
不惜一切代价!
宋廷之中何尝不知李二的重要?
王安礼看众人不语,思索半晌终于出班:“北方战事已经是糜烂,难有挽救余地,西线人马万不敢抽调。福建、两淮、及南方诸路军马鞭长莫及……”
在这一刻。神宗皇帝亦是有了请得李二出山的心思。奈何却是放不下脸面。想想以大宋帝王之尊上门恳求之事,实在做不出……
王安石看出神宗皇帝地难处。出班道:“精忠驸马本也是知晓大义之人,素与臣有些私交,愿往之,晓以国家大义,不难令驸马为国一战……”
王安石能去劝说李二自然是再好不过,反正也不是要李二上阵厮杀浴血沙场,或许还真的能够说服李二,如此一来兵危可解又保全了官家的脸面,自然是两全其美之法:“如此甚好,便以王辅卿之言而行。抽调京东东路、江东西路、京西北路、河北两路之军以为万全……”
如此一来,大宋整个北方的军事力量几乎抽调一空,各地禁军、厢军再加上民夫丁壮,以及前线的宋军近四十万之众以为抗辽之中坚。
古时候的征战杀伐多用此人海战术,动辄便是数十万的兵力,和现代战争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在于此等大规模的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准备完成,千里行军的万人大战能够在百日之内准备妥当已经算是神速。
“何以为计?何以为计?朕问的是安定局面之策……”神宗皇帝听得王安礼再一次的说起糜烂的局面,而不是再找解决的办法。心头不由恼怒,红嘟嘟地上了脸面。急吼吼的高声喊叫,一张猪腰子脸拉地更长,再也克制不住怒火:“当今局面难道还要你来号之与朕的么?有计无计?无计速退……”
被神宗皇帝如此训斥,王安礼脸面颇为不搁,由于大宋制度比较开明,到并不是如何担心官家会治罪。不过面子上终究是不好看的,王安礼也不和官家客套。再不绕弯子,直接说道:“调集兵马已是不及,当今之计唯有请得精忠公出战,方可挽救。”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又是那个李二,前番说此人断不可委以军权的是你们,如今说要重用李二的还是你们。”神宗皇帝何尝不知李二之能?奈何此人本事太大,若是掌了军权只怕真的是如虎添翼,一发而不可收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