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李二的不败之败
虽是只隔一水,对面的上游镇却是属于宝应县(南宋后归属于高邮节制),因为灾民没有渡河的船只器具。根本不可能度过冰冷的大运河,所以李二只打算抢劫眼前地临水镇,对面上游镇的粮船也只能徒呼奈何。
负责护送的宋军早就发现了这支准备动手的灾民队伍,早就列圆了阵势的严阵以待。
刀枪飒飒剑戟生寒,不足千人的官军十分紧凑的列个半圆阵型,竟然显示出层层密密的架势。一个个顶盔贯甲引弓拽刀,荡起半天地杀气,将去往埠头的道路团团护住。面对十倍的灾民不见丝毫惧色,反而是激荡起可以见到的肃杀……
当头的一员将官却是个步将,乌盔皂袍,内衬铁铠重披,腰间略略显些陈旧的狮蛮带束住身形。身背强弓手持齐眉铁棍,凛凛于前。冷眼看了乱糟糟地灾民巍然不动,果然是十分的威风百分的煞气。
反观自己身后的这些个灾民,一个个你推我搡的乱七八糟,丝毫没有临站前的血勇,李二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战胜对面不远处的官军。
这就说明那些个宋军大多是去保护粮食去吧?李二忽然感觉这一遭出来的太鲁莽了!
虽不是江南,这一代依旧是湖泊纵横沟壑崎岖,可以算是江北的水乡了。过了白水清涧,沿白马湖和宝应湖的连接处往上,终于到了预定地点。
如此缓慢的行进使得李二开始怀疑是不是来晚了的,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因为一路上太顺利了,基本没有见到任何的阻拦。就算是李二这样的军盲也不可能不在运粮船队的两侧布置一定的侦测力量。
莫非这是一个圈套?
即便真的是圈套,也只能冒险而动,那些个粮食干系到万千灾民的生死,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的。
李二知道胡乱的冲锋根本就不能冲散究竟战阵的官军,反而是徒增伤亡,稍微聚拢灾民,想着凭借人数上压倒性的优势展开一次大地冲击,不过李二很快就发现即便是这么简单地意图也很难实现了。
一再的命令众灾民冲击对面地官军,奈何灾民根本就不敢面对严阵以待的官军。更有许多人在拼命推搡别人的同时往后挪动脚步……
李二嘶吼的喉咙生疼也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最多是能够约束灾民面对官军的肃杀时候没有一哄而散罢了。
灾民不是军队,根本就没有有效的指挥体系。更没有军事纪律作为执行命令的有效手段,只要不是被逼到了生死关头,没有人愿意去面对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
这些灾民的想法很是一致,都是期望别人舍生忘死的冲锋,自己缩在后头准备抢粮……
派出去的白莲妖人很快回来奏报,说是运粮的船队已经走了大半,只余小部分船只还在装粮,看那模样很快就是要起运的。
还好。来地还不算是太晚!那么多的粮食也不可能全部的拿走,只要有三两船的粮米也就是够的,李二准备动手了。
无论如何的催促,大队准备抢粮的灾民也快不了许多,李二甚至相信官军已经侦测到了灾民地准备消息,正在加紧装船,好赶紧的起运。
足足又过了多半个时辰。才见到了大运河地。
此地名临水,在运河的近岸。属楚州山阳管辖,对岸同样是有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埠头,名上游,同样是有许多的漕丁,同样是在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