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协议
虽说和约中最重要的一点被荀彧给否决了,不过更多的共同点,却是被荀彧和杨林两人所认同的。
荀彧和杨林又商量了一些和约中的其它细节,如释放双方的战俘,还有就是对赤壁之战中战死士兵的一些抚恤等,两人一致认为,当在赤壁之战的交战地立一块碑,以告慰死去的亡灵。
在大的意向达成之后,杨林便拿出纸来,将双方的协议都写在了纸上。
荀彧道:“杨大人,你的这一笔好字,普天之下,倒是无人能胜过你,只是我怎么也识不得,你的字究竟是出自何种字体。”
杨林笑道:“在下随意涂鸦而已,至于字写得如何,在下有自知之明,荀先生也无需谬赞,至于这字体为何,在下自幼便写如此的字,形状方正,却不知其名字。”
荀彧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暂且禀明曹公。”
既然和谈出现了分歧,那么暂且停歇也是无可厚非的。
于是荀彧和杨林各自回去休息,荀彧便命人快马加鞭的给曹操送去了书信。
三日之后,曹操的回函来到。
荀彧向杨林宣读了曹操的回函,道:“杨大人,曹公说了,虽派商人互通有无,对于两家来说利多弊少,但正值乱世,兵荒马乱,若派人去保护这些商旅,只怕会消耗军队的实力,还有就是,所谓商者,诡诈也,自古以来,不乏奸商,奸商奇货居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扰乱市场,使货币混乱,一般民众深受其苦,因此,曹公虽有意,但也言明,此时尚不能使商旅自由贸易,对于商人,当有所管束,才不能使之乱法。”
说罢,杨林低头继续写自己的和约。他所写的字,自然就是仿宋体,仿宋体的字体端正,与当今的文人所写的字体并不一样。
杨林慢慢的将自己和荀彧所交涉的所有内容都写在了纸上。满满的一大篇纸,杨林不仅写了一份,还写了另外一模一样的一份。
在写完之后,杨林便将自己所写的交给了荀彧看,荀彧此时也不顾字体如何了,只管看上面的内容。
杨林连连称奇,荀彧说是曹操的意思,但是他也知道,这分明就是荀彧自己的意思。
荀彧虽老,但是却看出了自己的诸多小算盘,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可惜,这样的人才,将不久于人世了……
既然是“曹操”的意思,那么杨林也无话可说,道:“曹公约束商旅,实在令在下遗憾,不过这倒是小事,当务之急,是两家签订和约,互不侵犯,固守各自领土,好让两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荀彧点点头,杨林也并不急于一时,要与曹魏通商,根本没有必要强逼,若是态度太明显了,只怕会被对方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