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疑心
“不过……还是有一些蹊跷……”
诸葛亮将百鸟汤带回来,可不仅仅是为了品尝这百鸟宴的,他在品尝的过程中,始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夫君,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东吴都是己方的朋友,可是正是因为这个朋友对己方实在是太好了,引得诸葛亮不得不加倍小心。
现目前,东吴的商人们如过江之鲫一般的涌入了成都城内,使得成都城内非常的热闹,在买进卖出的过程中。民众们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因此,对于与东吴通商之事,民众们非常的赞同。
若是在此时麻痹大意可不是什么好事。好在诸葛亮的兄长在东吴为官,于是诸葛亮便修书给诸葛瑾,询问东吴风及东吴的国宴究竟是何物?
诸葛亮也回书说了,东吴风,实际上是流传自东吴民间的一种舞蹈,在东吴境内颇为流行,却上不了台面,没想到东吴风,竟然也能在成都城内流行起来;至于东吴的国宴,诸葛瑾也只是今年吃到过一次。以往的时候,倒是没有的。
不得不说,诸葛瑾对于自己的胞弟没有疑心,因此便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知了自己的胞弟,而诸葛亮在得到了诸葛瑾的回函之后。便将注意力转向了东吴的国宴,也就是百鸟汤上。
而在东吴的商人进驻之后,怪事就一件接着一件!
先是东吴商会的建立,此是为了保护东吴商人的利益,倒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诸葛亮却想不明白,为何东吴商会会如此的财大气粗,在成都城最繁华的地段购置土地,并且修建了奢华的商会大楼。
接着就是东吴商会的主席吴湘邀请蜀中的官员赴宴,虽然所去的官员并不多,但是其影响却很大。
在宴会上,东吴风的舞蹈令人刮目相看,在那之后,对于东吴风的传闻就此消彼长,在成都城内,传言从未停息过,因此,蜀中的官员们便建议在西蜀范围内推广东吴风,现在,成都城内,家家户户都跳着这样的舞蹈,还美其名曰强身健体。
还有一点就是,宴会上所陈列出来的东吴的国宴,也受到了民众们的推崇,在民众们的强烈要求下,东吴商会的主席请示了东吴的主公,随后便在成都城内建了餐馆,推行东吴的菜肴,其中压轴的一款菜,便是东吴的国宴——百鸟宴!
若东吴风的舞步真的只是流传于东吴的民间,那么大不了便是百姓们的集思广益,可是东吴的国宴,却令诸葛亮生疑。
一般来说,能够被冠上“国宴”的称号,那么定然是会流传许久的。但是按照诸葛瑾的说法,这国宴却是才刚刚兴起的,若真是如此,这东吴的国宴,定会有所蹊跷。
于是诸葛亮便命家丁假扮富人,前去东吴餐馆中品尝东吴的国宴。还特别嘱咐家丁将百鸟汤带一点回来。
原本东吴餐馆里的任何食物,都不允许食客外带的,不过这一次诸葛亮的家丁也使了一点小手段,才将百鸟汤装入器皿中带了回来,诸葛亮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的东吴国宴。于是小心的尝了一口。
不愧是东吴的国宴,汤味浓郁,显然是熬了非常久的,看来这百鸟宴真是名不虚传,蜀中的富人们喜欢吃,倒也真是无可厚非的。
在诸葛亮看来,虽然这些事情都发展得合情合理,但是却相当的奇怪,根本就不符合诸葛亮的思维逻辑,诸葛亮将所有的事情都看作是“怪事”,却也说不出究竟是如何的怪。
诸葛亮本能的猜测,这应当是东吴的长史杨林的诡计,对于蜀中,比起曹操来,反倒是东吴显得比较可怕一些。
这其实才是诸葛亮不同意刘备北伐的主要原因,若是只看见了曹操这一个敌人,说不定会将更可怕的对手忽略,历史上祸起萧墙的例子很多,结盟之后,向盟友捅刀子的行为也是数不胜数。
打从赤壁之战以后,东吴对于己方的态度,就好得过头了。
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许己方收获渔翁之利,将整个荆州纳入到了自己的版图,东吴方面还鼓励己方去取西川,还送上了西川的军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