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贾母看了几篇便不耐烦,道:“依我看,你们在这屋子里凭空的要写梅,便写一百首也出不来神韵,不如和我一道去那府里看看梅花,回来再写,保准更好。”
宝钗笑道:“老太太说的是,我们正也想要去看一看今冬早梅呢。”
黛玉笑道:“你做一首,我便做一首。”
宝钗拍手道:“好,就以方才原题。”凝神一思,片刻间已得一首五绝:
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黛玉道:“这样的诗,便一百首我也做得出。”提笔写道:
北风猎猎雪纷纷,千卉千葩尽渺渺。谁分清气到寒梅,独放银花照晴昊。
宝钗无法,只能又想一回,提笔写道:
早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湘云笑道:“诗是好诗,只是早梅分明是冬天,怎么写到春梅去了?不算,不算。罚酒,罚酒。”
宝钗道:“早梅既是早开之梅,也是梅开之早,怎么是不切题?”
把笔一甩,道:“喏,你做什么诗,我也回你什么诗。”
宝钗一笑,又写道:
堪羡寒梅苞初展,碎翦月华千万片。雪月相交无相辨,别有清香风际转。
黛玉见了,还待再做,外头听见贾母笑道:“我说你们怎么都不见了,原来躲在这里玩呢。”只好暂放下笔墨迎出去,见贾母扶着凤姐进来,第一个拿起宝钗的稿子看,因见宝钗诗中有“芒鞋”二字,就微皱了眉头,又看下一首,也不大喜欢,直到第三首方点了点头,拿起黛玉的一看,就笑道:“玉儿这诗我不大懂,不过意思是极好的。”
黛玉但笑而已。
湘云不依,众口纷纭,不一而足,因请李纨仲裁。
李纨道:“诗有实意,有虚意,薛大妹妹这是虚写,切合题旨。”方算揭过这一遭了。
那里湘云还不足,又挥毫而就,连写数篇,探春也再做了一首,宝钗看黛玉,见她反而不写了,便扯了扯她的袖子道:“你起的头,怎么这会儿又不做了?”
黛玉笑道:“我见你懒怠做,我也懒怠做。”
宝钗故意逗她道:“只怕你是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