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梦 > 第一章 梅府外的来客

第一章 梅府外的来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认田不认人”等做法,使得国家放松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有利于佃农身份的合法化,中国历史上租佃制的普遍化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租佃制的普遍化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然而宋时期对于荒田和未垦地的开垦,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是可以的。

不过,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要有劳动力,二是要有一定的财力。

宋代的自由垦荒政策,对地主阶级特别是对大地主阶级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梅笑寒道:“既然此人心胸狭窄,如此抠门儿,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别跟着张宫种地了!”

“不跟着张宫种地,我们便更没有活路了!梅公子,我们没有高产农作物,也没有土地,没有粮食,我们活不下去呀!”

宋朝时期,农民也被分为三六九等,有地主阶级、自耕农和和雇佣农。

“我们都没有自己的土地,有钱的地主老爷雇佣了我们,我们才有活路!”

“地主的土地是哪里来的?”

宋太祖赵匡胤稳固政权之后,他曾对石守信等人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以好富贵者,不过多积金银,厚自娱乐,是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不亦善乎?”

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政府对于土地的私人占有的“默许”。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来,开发一块荒地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的。

周元道:“梅当家,你有所不知,只要有银子就能买到地,所以许多有钱人都跑到跃龙村来买地!”

整个跃龙村可利用的耕地超过三千亩,但是绝大多数耕地都控制在官府的手里。

真正拥有自耕地的农民却是很少很少,整个跃龙村三百多人,自耕农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被雇佣的农民!

在宋朝初期,宋太祖一改过去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推行比较自由的土地买卖和民间借贷政策,导致地主豪强不断兼并土地。

随后实施的王安石变法也只是暂时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另一方面,“两税法”在实施中推行的“唯以资产为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