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卷 一廿六薄情弟子
不管对方有什么样的态度,他总有办法让对方带自己去薄情宫。
苏听风于是又塞给了小二哥一颗碎银,对他说道:“详细说说。”
小二哥喜形于色,便说了起来:“客官,就冲您这大方,小二我啊,今天是那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知道啊,这事儿关乎知府大人,普通人可不敢告诉你。”
苏听风知道他这是先给自己安一份功劳,倒未必是这事儿就有这么机密。然而就算是这样,他还是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小二这才开始说开了:“我晋州城的知府大人,年不到四十,可说是年轻有为。他本贫寒出生,亏是杨老太爷慧眼识珠,早早就让杨小姐和他定下了婚事。他被举荐为官之后,多年也算勤恳,前几年便当了晋州知府。”
这样一走就是小半个月。
到晋州城的时候,就算是一向很少情绪起伏的苏听风也觉得有点精神疲惫了。
十多天的旅行,除了和路人跟店家的只字片语,几乎没什么人可以交流,也没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
他决定在晋州城留一日,至少找找当地有什么好吃的,顺便打听下薄情宫的消息。
这一日他睡得比较迟,早上路过一家书局的时候还跑去挑了几本话本游记,差不多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才找了一家酒楼。
“因着这当知府的女婿,杨家攀上了京城的黄家。杨大少爷相貌俊美,又很受知府大人赞赏,很快就和黄家的嫡小姐结了亲。黄家是官家,杨家却只是乡绅,黄小姐也算是下嫁。当年三书六礼,都极有派头,羡煞了城里的老老少少。可惜杨家运气不好,刚结了亲不久,姻亲黄大人就因为听说是渎职还是什么的原因被贬斥到了岭南道。”
“那之后,杨家就整个变了天。据说杨少奶奶在杨府过得很是艰难,连贩夫走卒都有听说。这还是杨少奶奶的丫鬟拼死从杨府跑出来,跑到知府门前求助与哭诉,才被人所得知的。”
“但是杨老爷是什么人?他可是知府大人的亲丈人。你说这丫头是不是糊涂?可怜了一付忠心义胆。”小二说到这里,话语中也带了几分感叹怜惜。
苏听风知晓这里的人特别敬重忠仆义仆,所以虽然这小二说这句的时候放低了声音,但他却没有觉得对方说话不实。
“那丫头后来怎么样了?”他开口问道。
点完菜,他却没让小二走,而是塞给了他一块碎银子,问起了薄情宫的八卦。
小二拿着碎银,用手掂了掂,顿时乐了,大嗓门也打开了去。他看了看柜台,见掌柜的正忙碌着,立刻对苏听风笑开了花,说道:“哎哟,这位哥儿,这事儿你问我啊,算是问对了。”
苏听风顿时有些惊奇,这店小二莫非还知道薄情宫的什么特别消息?
结果那小二哥却开口说道:“若是几天前,您就算问我薄情宫的什么事儿,我也说不上来。不过这会儿可不一样――听说薄情宫的人,出现在晋州城了。”
苏听风稍微思索了一下,顿时燃起了兴趣。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如果能够直接遇上薄情宫的弟子,会省去他很多找寻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