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V章
“冻龄”的宜悠这些年没有横向发展,纵向以她的年纪也不可能,她往深了看。在做官太太后,她没有整日沉浸在喝茶赏花中,而是常去铁先生家串门,跟着她学习各种古籍。
开始还枯燥,后来铁先生给她想出个法子:看话本。不单单是、等长短篇的故事。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美艳依旧,可多添了一份雍容。
一天几个小故事,学好了后她回府讲给孩子们听,母子四人就这样一般成长。至于四人?是因为除了胜哥儿之外,她又生了一儿一女,是对龙凤胎。这对龙凤胎,堵住了那些要往府里送丫鬟的人的嘴。
“姐姐,你说我是英雄?”
虽然在外面沉稳,但是宜悠面前,长生还是那个孩子。
“你看着办就是。”
虽然这般说,但这天下午两人还是去了不远处的主宅。这些年常逸之的生意越做越大,不过他从不吝啬于银钱,每次都把赚得一大半无偿献给朝廷。
不仅献给朝廷,每次他找得理由还特别恰当。比如感激圣上出兵,保云州免受倭寇侵犯啦;再比感激圣上仁厚,官道通畅造福天下万民啦。
总之就是边拍马屁边网上献,得了银子又听到夸奖的圣上能不高兴?起初他还当常逸之如此做,是为被他一贬到底的常家开脱。后来见常家三顾茅庐,他都死活不回族谱,圣上也只觉得此人格外解风情。虽然不能授予常逸之官爵,留下卖官弼爵这让人诟病的话题,但他对常逸之身边的人却十分信任。
比如穆然,做为常逸之的大女婿,他就被圣上信任有加,等廖其廷再次晋升后,空出来的职位便给了他。再比如长生,战功卓著,又有常逸之在刷存在感,他的仕途很平顺。
“我说的是穆大哥,我觉得弟弟的亲事不宜太高,再高点咱们就太显眼。不如就章家二房的这闺女吧?”
章家向来出文官,章家二房并不袭爵,也无大官员。虽然常逸之是个商户,可满京城谁不知道,人家家风好,还有钱,更有一大堆人帮衬,儿子还帅!
所以李氏与常逸之生下的小儿子,是许多人眼中的乘龙快婿,甚至比宜悠的大儿子胜哥儿抢手。
“好。”
当然其中受益最大的要数穆宇,虽然陈、王、常三家权贵下去后,寒门开始抬头。但平心而论,寒门艰苦的环境,与大家族里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小泡在文化人里长大的还有差距。
穆宇很聪慧、读书很用功,可他缺少了前辈的指教,最终堪堪列一甲最末。但考得好,官不一定当得好,穆宇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长得好文采也可以,凭借那张脸,他以二十五岁的幼龄坐上了中书舍人的位置,那可是如今下放做巡抚,眼瞅着熬到年龄就能入内阁的裴子桓曾做得位置。
兜兜转转,一家子人都有了各自的归属。几股势力拧成一股绳,在这越京城中不算显眼,但也无人可欺。从农耕家族到官商新贵,别家三辈子不一定能忙完的事,这两家不到二十年就全数做到,当真印证了那句:
“乱世出英雄。”
宜悠脱口而出,三十多岁的她受到了时光的格外优待。与李氏不同,她受得苦要少很多。而且日子好的时候她还年轻,各种药膳方子补着,如今她整个人容光焕发,身材因多次生产而丰腴些,简直让穆然爱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