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不情之请
再加上还有一个好师傅在旁边给托着,所以轻而易举和这些文化人拉近了关系,好上加好。
完全就是水到渠成,等到宁卫民表达出想要尽可能的买下虹光阁所有的瓷器,或许会花上几十万的时候。
虽然又震了在场的所有人一把。
他就跟当初无意中跟霍欣发现了书画宝藏似的,又看到了眼前一个大漏摆在眼巴前儿了。
也是巧了,昨天宁卫民听殷悦报完账目,刨去用于收购邮票的资金,还有差不多一百万,宁卫民暂时不知道花哪儿合适呢。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还从康术德口中得知,马家花园的宅子已经修旧如旧,大体上复原的差不多了。
这不是想睡觉就有人给塞枕头,儿女双全凑成了一个“好”嘛。
于是没说的,宁卫民越发对市文物局的这些人恭谨起来。
这些东西虽然粗制滥造,但大批量的生产出来,却能以廉价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
如今已经不光旅游景点在卖了,还有不少涌入了琉璃厂。
好些不懂古物的外国人,来到京城,原本就是为了买点纪念品带回去就行。
许多人自然就选择这种价廉的东西。
这么一来,全指望外宾的文物商店当然就苦了,柜子里的商品开始滞销。
都说知子莫若父,其实师父对徒弟也一样。
根本不用明说,只凭神色,康术德就知道宁卫民心里转悠什么心思呢。
于是这顿中午饭就有意思了,在领导的提议下,就近和平门烤鸭店吃的。
席间,宁卫民可是发挥了舌灿莲花的所长,没少拍市文物局的领导马屁,对于几位专家也是竭尽所能的恭维。
虽然不免有几分刻意而为的痕迹,可好就好在这小子不但是个识趣之人,而且在康术德的调教下,肚子里也有了几分真玩意。
到了去年的年底,也是不得已,才会决定开内柜,以人民币计价对国内百姓销售。
这个时候,哪怕是古物文玩的从业者,也没几个人能意识到这些康乾之后古物的价值。
都差不多觉得,能卖出去,就比砸手里好啊。
说白了,宁卫民肯花钱买,也等于是在支持文物局的工作呢。
母庸置疑,这听在宁卫民的耳朵里,却宛如仙音绕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