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石井兵工厂
魏翰有些不悦的说道:“据老夫所知,麦特森轻机枪在各国6军中都没有大规模装备,并不是制式装备,因此不能这样说朝廷不重视!”
龙啸卿顿时愕然,他本想忽悠他一番,岂料魏翰对于麦特森轻机枪知道的不比龙啸卿少。
年,6军部批准石井兵工厂购买制造麦特森轻机枪的套,年5月运抵。年,试造出无烟火药,但质量不佳,未再生产。
石井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为,年产m4式毛瑟步枪1o5oo支、麦特森轻机枪12o挺、枪弹155o万、无烟火药4o吨,是清末的五大兵工厂之。
年底,随着龙啸卿在琼州府崛起,两广总督张鸣鳍和广东将军孚琦决定跟龙家军军备竞赛,因此补交了丹麦麦特森轻机枪的尾款,要求丹麦方面尽快把机器设备运来。也正因为如此,本该在9月份才到的5套设备变成了5月份就到货的十套设备。不过张鸣鳍终是没有等到装备的那一天就下台了。
张鸣鳍和孚琦从英国人那里借款一百万英镑用于新军建设。由于他们的目标是龙啸卿的新军二十六镇,因此武器配备上也向其看齐。
其中二十万英镑用于扩建石井兵工厂,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包括俄制m式索可洛夫(sv)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德制克虏伯8o毫米步兵炮、15o毫米步兵炮、1o5毫米榴弹炮和15o毫米榴弹炮等生产线,用于装配新军二十五镇的步兵重火力和炮兵火力。
带魏翰四处转转也是故意的,夏雅暄带魏翰参观广州城,看看粤军如何的受到百姓爱戴拥护;参观粤军军营观看粤军装备和训练情况,显示粤军战斗力和装备强大,能够战胜清军;
龙啸卿、林嫦曦和夏雅暄三人全程陪同,魏翰的赞叹声不断。在军营靶场他还亲自试射了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大感痛快。
当然,真正要试射的则是夏雅暄。只不过平时夏雅暄一直得不到允许进军营,这丫头天生好动好武,有了这个机会肯定不放过。
“这是麦特森轻型机关炮?”看到麦特森轻机枪时,魏翰的表情明显出现波动。
龙啸卿笑道:“老先生是海军战舰专家,没想到也知道6军武器,果然见多识广!没错这正是我们的石井兵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一批麦特森轻机枪,正好拿来军营给新兵试射,既可以训练又能检验枪械质量!”
因此,当龙啸卿接管石井兵工厂时,规模比原来的要大了数倍,比琼中兵工厂规模都大。
龙啸卿接管后的石井兵工厂年产m4式毛瑟步枪5支、麦特森轻机枪24o挺、枪弹335o万、无烟火药26o吨,俄制m式索可洛夫(sv)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5o挺,德制克虏伯8o毫米步兵炮72门、15o毫米步兵炮24门、1o5毫米榴弹炮1o8门、15o毫米榴弹炮36门,各类配套炮弹24。
按照粤军目前的整编师武器配置,石井兵工厂每年可以装配三个粤军整编步兵师。这个能力虽然比不上列强的平均水平,但是相对于清政fǔ来说已经非常高了。
听着副官的解释,魏翰很是欣慰的点点头。
龙啸卿见他感兴趣,于是趁机抹黑清政fǔ,说道:“像麦特森轻机枪这种先进武器,清政fǔ竟然都不大规模装配,可见其编练新军仅仅是面子工程,失败是注定的。”
陪同副官于是给魏翰解释石井兵工厂。
清末广东在军事工业方面领先全国,拥有清末中国设备最全、最先进的石井兵工厂。因为天津北洋兵工厂在庚子年间被毁,因此石井兵工厂成为中国五大兵工厂中最大规模的一个。
石井兵工厂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在广东的近代史上,没有哪一个工厂像石井兵工厂那样,曾有如此多名人涉足,看看名单就知道: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孙中山、宋庆龄、周恩来、叶剑英、蒋介石、廖仲恺、何香凝、陈炯明、李济深、陈济棠、白崇禧、黄绍纮、张奎、陈延年、李福林……石井兵工厂在那个时代的地位,不言而喻。
1884年的中法战争后,清政fǔ接受失败的教训,下令军火制造、炮台建设“均须破除常格,实力讲求”。1886年1o月,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番禺县石井建立广东制造枪弹厂,制造后膛枪弹。1891年,改称广东制造西局。3年,仿制成德国单响毛瑟步枪,因无专门机器,日产不过5支。5年,署两广总督岑煊先斩后奏订购日产步枪25支、枪弹25万、无烟火药3oo磅的机器设备各一套,在清远县大有村建立新厂。年8月,扩建工程完成,改名为广东制造军械总厂,广东制造东局并入。
总厂设枪厂、枪弹厂、老毛瑟枪弹厂、修厂,附设无烟药厂和黑火药厂,有机器设备1o4o部,员工2484人。日产毛瑟m4式步枪25支、枪弹三万多。8年,仿制成丹麦4年式8毫米轻机枪,经南苑6军部试验合格,月产2—3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