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寻访
牡丹见她软了,也晓得她说的也不全然是假话,又见不大一会儿功夫,她额头上已经起了鸽蛋大小一个包,却不怕疼似地拼命磕头,心里已经软了。
俗讲结束后,众人并不去,而是兴致勃勃地等待,过不多时,戴着幞帽,穿着绿袍的参军和总角弊衣奴仆状的苍鹘粉墨登场,开演参军戏,二人插科打诨,语言动作尽滑稽之能事,片刻后就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阿桃瞠目结舌地看着牡丹,见牡丹阴沉着脸,半点也不肯通融的样,小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绝望来,却又听牡丹道:“但我看你小小年纪却懂得顾亲人,不是那种冥顽不灵,不知悔改的,少不得拉你一把。”随即叫雨荷:“你去和那管家说,先留他们住一夜,让他家把身契准备好,明日我过来领人。”
正在胡思想,林妈妈轻声道:“丹娘,夫人待您多好啊。这都是为了你,祈求佛祖保佑你长命岁,嫁个好人家,福寿双全。”
想到此,牡丹板了脸朝阿桃喝道:“起来!你这是要逼着我收下你么?我若是不肯,你就不起来了?那么我告诉你,我若是不肯,你跪死也还是不肯的!”
是母亲的一片心。牡丹立时收起了乱七仿糟的想法,再看自家这队古怪的队伍,也就不觉得有多么好笑滑稽了。
自己想帮就帮,帮了以后觉得不对劲了,再处理也不迟,把卖身契拿到手里,更是主动权全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可担忧的?先前何志忠只怕就已经打定主意,要怎样处理这几个人了,只等着自己来出面,只是不能叫这丫头认为自己帮她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还以为自己心软好欺。
牡丹笑道:“爹爹还有一句话没?留着他们正好辟谣,省得人家嫌这庄风水不好,不肯来游玩。有道是,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牡丹是晓得岑夫人心里的想什么的,见何志忠还有要再劝劝的意思,便笑道:“娘说的是,还是先去试试。”
待二人去了,何志忠笑着道:“丹娘,你可以考虑一下,先留着他一家人看门,一来不至于将他家立时逼入死睡,二来也可以借此事将你乐善好施的名声散播出去,以后自有你的好处。若是不服管教了,再将他赶走也没人能说你的不是,只会说他不识好歹,连接两次背主,他是不会得到任何同情的。”
何志忠也就不再坚持,任由她终母女二人去折腾。
阿桃只管将头点得如同鸡啄米一般,雨荷笑道:“好了,且随我进去问问你爹的意思,再和管家交代清楚。”
因为猪走得慢,又不听指挥,一行人少不得走走停停,待到了平坊法寿寺时,里面已经人满为患了。一个俗讲僧坐在蒲团上,正用很通俗的语言讲述《大目乾莲冥间救母变》
牡丹默了一默,不由哑然失笑,她这是自寻烦恼了,适才何志忠就已经和她说过,她将来要种花卖花人,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打交道。钱就将那妇人打发走,凭的不是别的,而是他对事情的观察入微和对人心理的把握,这一家人,说起来最可恶的就是那泼妇,那泼妇已然走掉,剩下的这几个人不足为虑。
何家人交割了长生猪和长生羊,又捐了香火钱后,被小沙弥领到一个相对清静的角落坐下。牡丹扫了周围的人一眼,但见无论男女老幼,都听得十分专心投入,听到**处,许多人吹嘘不已,片刻后,那俗讲僧说完了故事,钟声和螺声一起响起来,随即那俗讲僧吸了一口气,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将整个故事又演了一遍,他的歌声非常好听,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牡丹同样听得入迷,她觉得他演唱的水平完全不亚于那些比较出色的专业歌手。
只是这买卖人口的事情,牡丹是没做过,也不知道这丫头能不能买,毕竟如今自己都还住在父母家中,便有些拿不定主意,抬眼去看何志忠,何志忠却把眼睛撇开了,一副不管闲事的样,大郎低咳了一声,道:“你自己做主。”
如果说,听和尚以讲故事唱歌的形式将佛经中的故事演绎出来,对牡丹来说是一个很新奇的体会。那么接下来她所看到事情让人更惊喜——寺院不单讲经说法,还设有戏场,而这种大众聚集的日,正是演戏的好时光。
这一日,何家几个要去法寿寺的女眷俱都打扮得光鲜亮丽,准备去参加俗讲,顺便看些热闹,一行人行至东市附近时在市门附近停了下来,不多时,四郎铺里的两个伙计赶着两腔羊,两口大肥猪过来,向岑夫人行礼问好:“请夫人过目,这长生羊和长生猪如何?”
阿桃又惊又喜,高高兴兴地给牡丹又磕了一个头,她是个会来事的,不等雨荷开口,又跑去给何志忠和大郎磕头,牡丹淡淡地道:“你是个聪明的,多话我就不说了。只有一条,以后再做这种歪门邪道的事情,断然留你不得!”
岑夫人打量了那羊和猪一眼,便道:“长相还算端正,跟在后面。”
雨荷应了,推了阿桃一把:“还不赶紧谢过恩典?”
牡丹看看那“长相还算端正”臭烘烘的两腔羊和两口大肥猪,再看看自家嫂嫂们和随会的婢女们身上散发着香味儿的锦绣华服,不由一阵阵的发窘,也不知是谁兴起的这个头,做功德就要将猪羊赎买回来放养在寺院中,还叫长生猪和长生羊。养羊养猪不宰了吃肉,还供在寺院里供人瞻仰,这不是浪费粮食,浪费精神么?也不知道这些寺院里养着多少猪啊羊的,想想就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