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端午(一)
先前薛氏还想着以和为贵,百般忍让着孙氏和杨氏,几次三番被挑衅后也忍不住了,抓了杨氏和孙氏的把柄,当着全家人给了她二人一个难堪,充分维护了自己作为长媳应有的威严。渐渐地,三人发展到见面也不说话的地步。
待到众人行至东市附近时,早已听得喧嚣满天,却是歌舞表演要开始了。何大郎、何二郎带着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护着家眷,直奔何四郎事先占好的地方去。
因为孙氏和杨氏做得太过明显,导致不只是牡丹等人注意到了,就是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三人之间有问题。
牡丹才刚站好,就听得勤政楼上一阵疾风暴雨似的鼓响,于是众人俱都安静下来。牡丹站在何四郎事先命人备好的矮凳上,翘首望去,但见勤政楼上旌旗飘飘,华盖如云,只看得见有许多人在上面,有个人站在楼上大声说些什么,具体是什么样子却是看不清楚,只知道众人全都跪拜倒地,三呼万岁。少倾,那人说完了话,众人又呼万岁,起身立在一旁,这么多的人,全都拼命喊出来,果然气壮山河。
——————————
到了端午节前夕,牡丹和薛氏一起准备全家人佩带的长命缕时,牡丹看着薛氏这些天来骤然消瘦下去的脸颊,主动道:“大嫂,明日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孙氏急道:“哎呀呀,我还没说完啦,听说太常寺向民间借妇女裙襦五百多套,方便给散伎用呢。也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要怎么个表演法,有多热闹呢。”
相比较孙氏和杨姨娘的态度,她更在乎岑夫人和牡丹的态度,岑夫人不咸不淡的,看不出什么来,似乎还是如同以往一样的倚重她。剩下的就是牡丹这里了,她几次想和牡丹拉开了明说,却总是在看到牡丹蹲在牡丹花旁默默忙碌的背影就转了身,以叹气告终。如果牡丹本身并不知道这件事,自己和她说了,又惹得她多心生病,或者要搬出去怎么办?事情就更加无法收场了,同时也就如了背后捣鬼的那个人的意。
杨氏不胜感叹:“要是在咱们扬州,是要竞渡的。州府上出钱请了乐伎,县府争胜负。要在江边搭上许多彩棚,待到三声鼓响,鼓鸣人呼,挥擢飞舟,哎呀呀,好不热闹。可惜我这辈子是再也看不到咯。”
作为当事人的薛氏却是犹如被放在火上炙烤一般,她隐约知道这和上次孙氏被骂的事情有关,却不知道这二人为何就怀疑到了她头上去,而且是不容辩驳。背地里哭了好几场,又不敢说给大郎知道,只是咬着牙硬撑着。
——————
谢谢大家,非常非常给力想看第四更、第五更吗,继续投票吧小意爱你们
200的,下一次加更,240。()
五十章端午(一)
何志忠扫了她一眼,没好气地道:“你要想回扬州去,也不是不可以。若是觉着不好看,就留在家里伺候夫人。”
为了家庭和睦,吴氏和白氏来来回回地做和事佬,却不起任何作用。岑夫人的态度也很让人疑惑,不闻不问,仍然十分倚重薛氏,假装不知这事。她这态度落在其他人的眼里,似乎又是太过偏袒长媳,就是女儿也不能比,于是大家看向薛氏的目光又多了几分复杂。
“是。”杨氏立刻想到自己这些天的所作所为只怕都被他看在眼里,就只在找机会好修理自己,哪里敢触他的霉头?当下委屈地垂下头,不敢再多语。
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因薛氏是长媳,帮着岑夫人理家的时日太久,地位轻易不可撼动,也没谁敢轻易就和她唱反调,或者是去质问她,只敢在私下里猜疑,传出老大媳妇等不得了,私心太重,不但容不下小姑子,也容不下公爹的小妾和庶出的兄弟和弟媳等等之类的传言。
众人欢欢喜喜地出了门,但见人们三五成群,摩肩擦踵,满大街都是人。牡丹跟在父兄嫂子身后,却又发现自己几天时间没上街,今日又与往日有所不同,戴帏帽的女子没有以前多,多数人都露髻而行,衣着鲜艳,神采飞扬。男子们的幞头脚果然如同李荇所预言的一般,多数都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