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三个协议三个坑,本姑爷就是这么秀!
但此事太过重大,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小昏侯提出的条件太奇怪了,又是“欠人情”,又是“主考官”,又是“副教主”,眼光太奇特。
董贤良怕里面有深坑。
没有教,自然也没有教主、副教主一说。
“别管这副教主是什么东西。
我小昏侯跟儒派结盟,助你们儒派大兴。你们天下儒生,见了我,就必须称我副教主。就这么简单。
这个条件,要孔大人、你董贤良、晁方正,还有你们儒派官员的一些核心人物,都要签字画押才行!”
楚天秀根本不管儒派有没有教主。
楚天秀大刺刺的说道。
“...”
董贤良有点懵。
副教主?
什么东西?
我就要你们眼高于顶的儒生,见了我小昏侯,就毕恭毕敬称为我副教主。
儒派想和他小昏侯为盟,就要答应这个苛刻的条件。
“这...我且回去和恩师商量一下。”
董贤良感到牙疼。
他想不通,楚天秀为何惦记着一个徒有虚名,毫无实权的“副教主”。当了副教主,你也指挥不动儒派官员和儒生啊!
先秦时期,儒家是一个思想流派。只有孔子等一批先贤,带着弟子传播儒学。
到了大楚皇朝,朝堂上才出现了一个“儒派”。
但这只是一群儒生官吏们抱团的官场派系,底层儒生们相互扶持提携,争取进入朝堂为官,一展自己的施政理念。
从古至今,儒学就没有什么教派和固定的等级组织。
大楚儒派,也只是奉御史大夫孔寒友为领袖,哪有什么教派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