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并且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以及千喜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各位老师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就不会有鬼吹灯这部作品问世。
巫峡棺山
作为全书的最后一卷巫峡棺山这一卷的任务比较重最要命的是字数根据合同约定的字数来算第二卷的前三册第一册少了三万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后一卷中所以本卷是长篇足足多了半本书但即使是这样最后一卷的篇幅也显得不够用。
在计划中作为全书主线的四枚铜符象征着通过不同形式存在于天地间的四种生命状态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样一来就需要至少五册只好简化了一些情节。
另外也打算在这一卷中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成为残书的真实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灯全书起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残卷最后也将终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当年被毁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险的内容最后一卷中还包括了这些情节。
除此之外还在本卷中说明了为什么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丘印在明代被毁的历史故事的地点生在长江三峡附近地理背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棺材山情节展上的转折很大。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写成一种真正的巨型兵器迷失在归墟这片混沌之海内的摸金校尉和蛋民们最终开动了震惊百时的神箭射破了头顶的大海从而逃出生天可后来写的时候把这个构思给忘了但借助过龙兵这一海上的真实奇观逃生也是十分惊心动魄的冒险。
关于用装填了石灰的西瓜杀死水中恶鱼并依靠司天鱼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这些事情并非是我虚构的。以前在中国南方确实存在着。对于本卷中我比较满意的是对海岛上的黑市描写有一些关于海难的桥段也觉得不错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满意的是海柳底舱中海匪的尸体这段粗糙了应该有很大挥的余地。珠母海里的事情也应该展开来写但每卷书的篇幅和字数也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限制情节和内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没有整体大纲的情况下很难控制业余和专业的水平可能就在于此了。
怒晴湘西
在这一卷时我的工作时间非常宽松时间多了相对就会写得比较从容所以单从文字上来讲我觉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精致的一卷因为关于现代题材的限制越来越多所以决定把前传倒回民国时期放开手脚狠狠开挖。
以前我曾图着顺口随意编了丘摸金搬山卸岭这三大体系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开就逐渐勾勒出了这些行业的来历掌故传说手法因为以前几本都以望风水盗墓为主导致许多人甚至连跟风写所谓盗墓的人都只知道看风水找龙脉却不知民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盗墓方式。
长江三峡长七百余里两岸连着无数山阙层峦叠嶂这里自古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与巫楚文化交汇的区域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数不胜数其中多少有一些上古历史的投影;兵书宝剑千年栈道峭壁悬棺给后世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作为通篇贯穿的主要线索观山指迷赋是一段类似于民谣的口诀包括观山掘藏录本来都是我另一部作品中的原创内容因为2oo7年的写作计划改变临时变为了鬼吹灯第二部所以都被用在了本书中另外一部书就此取消以后也不会再以任何方式出现。
本卷中我最满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金丝雨燕搭建的无影仙桥;二是观山神笔画地为门;三是乌羊王古墓鬼音指迷。另外关于黑猪开河的传说以及棺山盗骨图的来历算是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融入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传说比如天河鹊桥相会神笔马良还有古画群贼盗墓图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说都在巫峡棺山中以全新的角度进行了解构。
缺陷是由于最后一卷中要表现的内容太多太集中不免有些地方没有深入展开显得仓促了结局并不能说是圆满的毕竟多铃终于死亡。与我初期一味喜欢不可思议事件的态度不同对于用了两年时间写就的长篇作品来讲平淡朴实才是真。在最后的六章里我主要想阐述一下鬼吹灯全书的理念鬼帽子这三章是说不能迷信风水天人一体的概念是在心而不在地;最后物极必反的三章则是说明摸金校尉保身求生之道。
最后再说一下我的作品鬼吹灯两部八册始自精绝古城终于巫峡棺山按我的想法还可以再写八本但是新的计划已经酝酿成熟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所以已经没有再往下写鬼吹灯的计划了这部书到此为止。
所以在这一卷中把望字诀以外的盗墓手段作为核心。我觉得民国传说式的故事一要有说书的语感二是要有侠盗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种黑话切口充满了历史民间故事的色彩才会有趣。以前写黑水城一段是试探性的没敢往大处写但有了以前的经验写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其中编了一套全新的概念性暗语也就是山经包括常胜山和月亮门等体系完全是虚构的。
另外本卷也创造了几个记录一是出场人物多以前担心控制能力没敢同时写过双主角和大批配角轮番上阵。但写了这么多也不可能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一卷的人物调动和背景描述已经能得心应手了而且情节上对第一部做了很好的补充也贯穿了第二部的四卷出了最初的计划这是令我很高兴的。
再说一下地理背景湘西的故事被写入文学作品中的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巫蛊赶尸落洞一类的事情听得多了就不会再有新意我个人也很不喜欢所以在怒晴湘西中写了瓶山的各种传说争取与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区别开来。
并且在这一卷里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器械例如蜈蚣挂山梯和穿山穴陵甲;再比如陈瞎子使用的听风听雷之术还有以敏锐的嗅觉闻土辨藏都是民间流传的盗墓手段可以算是戏我自己明的几大盗墓体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这是最满意的地方。另外个人感觉写得比较好的两个桥段一是群鸡大战古墓蜈蚣另一处是之前卸岭群盗误入水银动的机关城。
比较不满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花灵和老洋人没什么戏份就挂职了;二是鹧鸪哨同六翅蜈蚣落入无量殿这一节描写得比较混乱;三是现丹房的桥段比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