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李词与王奔出了御书房,谁也看谁不顺眼,相互哼了一声,分道扬镳。仁王眯眼看了看,心中冷笑,好一出双簧,借着争吵之机,将兵部能上任的人选,打击了一个遍,最后却推了赫云策出来……他心中一动,赫云策若是能被王丞相拉拢,那么他也一定可以。
赫云策此时还在军马场,交待完了事务,便骑了马,准备回府。刚出了马场大门,便瞧见了远处的李彬,忙打马过去。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李词率先发言,“臣以为左都校尉冯炅适合。”
王奔扫了一眼李词,淡声道:“就是那个输给前科武状元的冯炅?”
言下之意,没有本事的人,怎么能当禁军首领!
李词憋红了脸,冷声道:“倒要听听王大人的人选。”
王奔则道,“都骑校尉许立昌。”
他的贴身侍卫唐潜在车外轻叩车壁,“王爷,赫云将军。”
仁王打开车窗,挑起车帘,探头向外望去,果然见赫云连城在宫门处查验,再一看赫云连城的腰间,已经没了玉笏。
恰好侍卫验过了他的腰牌,乘着换乘宫内马车的时机,他走近赫云连城,温和地笑道:“莫急,父皇宣小王入宫,小王定会为卿美言几句。”
赫云连城道了声谢,淡淡地道:“有劳王爷挂念,连城是自请免官的。”
说罢,拱手施礼,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宫门。
李词立即找到理由反驳回去,“去年操练之时,带头喝酒,考评不良。”
其后几位大臣各提了几个人选,最后不知谁提到了赫云策,“定远侯爷的儿子,虎门之后,年年考满。”
李词和王奔搜肠刮肚地想了一番,没找到可以抨击的弱点,只得默了。
建安帝眸光遽冷,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淡声道:“再给众卿两日时间,推举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然后端茶。
诸臣忙叩首退出。
仁王心头一震,自请免官,这么说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他在心中迅速将几个策略对比了一下,拿定了主意,才登上马车,直奔御书房。
御书房内,除了早朝后传来御书房议事的几位大臣外,还有庄郡王和永郡王,片刻后,贤王也赶了过来。建安帝见人到齐了,便问,“赫云将军已经自请免去了禁军一品大将军一职,诸位爱卿心中可有合适接替的人选?”
御书房内一片沉默,建安帝深不见底的眼仁,在诸人脸上一一扫过,十四心不在焉,老九唇角含笑,十二满面谦和地看向兵部尚书李词,仿佛在等兵部的人自己拿章程,十三则低头看地,瞧不清面上的表情。而几位朝中大臣想是心中各有人选,只是在相互打量,希望由旁人先说,不想当这第一人而已。
虽说举贤不避亲,可往往“举贤”之时,也是扩充自己势力的最好时机,各人都有自己的思量,到底谁才是真正为朝廷着想的?
建安帝垂下眼帘,心中又是期待,又怕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