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因事入江湖 1
内室,程鹏书瞪眼看着前方,眼珠子一动不动。
另一双眼睛也瞪得大如铜铃恶狠狠盯着他,眼珠子一动不动。
程鹏书眼睛不动,是因为他呆了。另一双眼睛不动,是因为动不了——再也动不了了。
刚才,就在说书先生一拍醒木的时候,一个灰蓝色的包袱“咚”一声敲在顺兴镖局的门匾上,弹落在地,骨碌骨碌滚了几圈,被院子里的台阶挡住,不动了。守门侍卫跑去拾包袱,却闻到一股血腥味,他们不敢耽误,也不敢拆开,赶紧提了包袱送往内院。程鹏书让他们放了包袱退下,侍卫回到大门岗位时,却发现门上钉了一张纸条,上面用红墨写着四个字:善恶有报。
心知有事,侍卫不敢怠慢,取下字条又往内院跑。在门边叫了一声,侍卫抬脚迈进屋,适时程鹏书打开包袱,侍卫一见里面的东西,脸色发白,手一抖,字条滑落在地。
“哦——”有台脸上浮现大片大片的惭愧,他将袖边的落花逐一拾起用衣兜住,恍然大悟,“原来师父是这个意思,般若我佛,是小僧粗心了。多谢师兄破我迷思。”
“这都要靠你自己领悟,我说的也不过是皮毛。”年轻的护法兜住落花站起身,慢走几步,将花散到树根下。
有台有样学样,兜着一衣的月白梧桐花走到他身边,抖落。适巧一朵桐花坠下,打在小和尚青青的脑壳上。小和尚抬头捉下,放在鼻前嗅了嗅,弯眉勾唇嘻嘻一笑,娇憨可掬。
怡然的景致,闲定的人。可是,此番闲情却无法阻止远在华容府发生的震惊事。
世间有人,有人便有心,有心便生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此处风和日丽,它处却腥风血雨。谁,都没有资格去断定谁。
包袱里是一颗人头——愤怒地瞪大眼睛、死不瞑目的人头。
谁的头?
既然头在此处,那躯干又在哪里?
何人将这颗人头扔在顺兴镖局,为什么要扔在顺兴镖局?目的何在?
七佛伽蓝每天都会敲钟。
华容府,山清水秀的一座城镇,因三国故事中曾有“曹瞒兵败走华容”一段,到了如今,都被这华容府的说书先生拿来拍案惊奇,娱乐市井。
“且说曹阿瞒退兵时,在乌林之西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未在此地设伏兵,却不料被赵子龙截个正着,慌路而逃。待到葫芦口时,他一时安心,又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此地设下伏兵,却不知张翼德早已等候多时——”茶寮里的说书先生醒木一拍,手并剑指,遥遥往东一送,“翼德一声惊天巨吼:操贼走哪里去!唬得曹阿瞒拨马遁逃,此时兵将死伤,所剩无几。正行时,前方出现两条路,军士问走哪条道。那军士说:‘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那曹阿瞒心机甚至重,亲自来到路边一望……”
说书先生讲得兴兴,喝茶众人听得津津,谁都不曾注意茶寮外轻轻刮过一阵风。
在距离茶寮两条街的地方,有一间顺兴镖局,镖局老板兼总镖师姓程名鹏书,祖上三代都是走镖的,黑白两道认识不少人,混得开。程家有一套祖传剑谱,剑势精妙诡异,堪称华容府一绝。又因程家剑法不传外人,甚至对剑招也绝口不提,外人为了方便,便称其为“程家剑”。
程鹏书今年三十有九,不但武功高强,性格也格外豪爽,为人义气,走镖的时候上上下下打点妥当,在家则广交好友,疏财仗义,有“义华容”之称。平常时候,顺兴镖局门庭若市,绝不冷落,而今却大门紧闭,守门的侍卫也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