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 春秋笔
没过多久,他的阴魂被仙车接到天上,吃了一颗仙丹,就补足了失去的阳魂。
他当时很想去找那只笔,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没有从天界下来的机会。
也不知为什么,天庭让他待在仙宫里,不准他下来。
数十年后,孟轲去孔圣坟前朝拜,那笔又自动从坟头冒出来!
孟轲得笔之后,以之著《孟子》,遂成儒家亚圣!
山伯砰然心动:“郑玄见了孔子,孔子还真的在天界?却不知两人谈了什么机密?”
匆匆往下读,一目数行,大意是这样的:
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一兽,鹿身、牛尾、马蹄,头上有一肉角,怪而杀之。孔子过去瞧了瞧。发现是一只人间罕见的麒麟,禁不住哀叹“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后来孔子把麒麟安葬了,却在三天后发现了一件怪事!
埋葬麒麟的坟头生出一只尺许长的毛笔!笔杆黝黑,仿似乌木,重如铁石;毫毛细密,柔软圆润。既像孔雀翎,又像天山狼毫。
再后来,那笔代代相传,孟子传荀子,荀子传董仲舒,董仲舒传刘,刘传杨雄,杨雄传王充,王充传孔融,孔融得笔不久,还没来得及找传人,就被曹操杀了,家产被抄,那笔就不知下落了。
不过有人传言,那笔在曹操手里,曹操著兵书战册,用的就是“春秋笔”。
甚至还有人说,曹操为筹军饷,曾向帝王陵墓下手,为避阴魂,专门制作了‘摸金令’。只要将金银器皿放在春秋笔的左近,沾染一点春秋正气,就能有辟邪的效果。曹操就用这种方法,一口气造了百支‘摸金令’。时隔多年,至今大多流传于人间。
孔子甚以为奇。以之著书,没成想下笔如有神助!许多东西原来不知道地。提起笔来就知道了!如果喝一点小酒,那笔甚至能自动在竹简上跳舞!
他就用那只笔写了千古巨著《诗》、《书》、《礼》、《乐》、《易》、《春秋》,写完春秋,那笔依旧完好如初。毫发无损!就跟刚刚拿到的时候一摸一样!
孔子感叹不已,知道是件宝贝,为其取名为“春秋笔”!
未及,孔子死了。陪葬别无他物,唯有一笔而已!
后来他的阳魂大部依附在那笔上,阴魂则晃晃悠悠到了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