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移花练字
记得恩师郑玄曾经说过:‘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大儒子思也曾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就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这些说法之中哪个对修炼最有意义?或者说还有没有更好的解释?”
山伯心里隐隐觉得子思的解释似乎更贴切,可是又不敢肯定。
“三百里也够远地。虽说鬼走得比人快,三百里也要花一两个时辰。”
英台低声笑道:“秋水姐,我跟你说,我不是鬼身哩……”
秋水伸手捂住了嘴唇,面色变了变:“喔,我知道,妹妹有功夫在身的……”
山伯拍手道:“我已将虞美人栽好了,你们出去瞧一瞧,看地方选得咋样。时候还早,让我在这里练会儿字,就跟你们回去。”
英台听说他要练字,赶紧拉了秋水往外走,又对公孙起道:“大哥,你也跟着来。我领你们去看看谷里的风景。”
他心中明白,领悟这两个字就是修练儒家神功的关键,要不然春秋笔也不会说出“写足千遍可知三坟五典下落”的话。
考虑了一阵,还是不能定论。
“看来非朝夕之功啊!”
他将问题暂时压在心底,缓缓起身,走出了宫殿,向着远处的三人招手:“写完字,放学回家了!”
这时候,他心里还装着一件事,那就是去云梦大泽寻找神剑的下落。
公孙起知道她这样说必有用意,便跟着出了宫殿。
殿内静下来,山伯在桌上铺开了纸张,提着春秋笔丢入盛满龙涎的坛子里,饱蘸龙涎开始写字。
大约过了盏茶功夫,他几乎耗尽了全身的功力,终于又写出“中庸”两个字。
字是写出来了,此时的他还不是十分明白,为什么写来写去始终是那么两个字。
他坐在殿中纹丝不动,心中在想:“中庸这两个字,无论是前世大儒,还是后世学者,都说了好多次,重复的次数太多,让人都有些厌倦了。可是这两字究竟蕴藏了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