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共同的阴谋
“阁下,现在即使您不顾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的传统,提名独裁官,也未必控制得了中央舰队。”还是老成的冯·施维林首先进谏。“请恕我直言,接下来的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中央舰队出兵,必然促使英仙联邦大规模反击,战事将不受限制升级。如果中央舰队最终获胜,罗基元老他们的势力和声望就更加无可撼动;如果中央舰队被联邦打败,则我新罗马可能陷入二八九零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到那时,国之将亡,内争又有何益?”
“施维林公,你的话说得太过头了!”候补元老中有人呵斥道。
“不,施维林公说得很有道理。”女元老乌里扬诺娃却首先肯定冯·施维林的意见。
“施维林公,你有什么想法,请直接说出来。”汪泽仁指示道。
“是,阁下。战事升级,必将仰仗我枢密院各部于国内支持配合,但我们若借故拖延则中央舰队于前线将陷于不利,这等同于背叛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所以,卑职以为我们应当全力支持前方将要扩大的战争。这是一方面。”
但接下来的情况却令汪泽仁措手不及。女元老格林杰德·罗基朝其他保守派元老使了一个眼『色』,他们也一同举起了右手。这样一来,对于汪泽仁提出的向“易”星域增派兵力的提案,元老院八票赞同。唯一的反对票来自于似乎永远被孤立的“独立元老”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保守派赞同出兵的意外举动,让汪泽仁和其他新改革派元老一时有些茫然无措。
坐在候补元老团中的君特·费施尔不禁无奈地抬手捂住自己失望的表情。倒是他后面的财政部长冯·施维林平静地扶了一下右眼的古典单片老花镜。虽然眼前的情景已经证明了他的确有先见之明,但无论如何,增兵意味着战争扩大,战争扩大意味着财政吃紧。接下来的日子对他这位新罗马的财政部长来说,必然不好过。
但保守派却并未就此停止进攻的步伐。格林杰德·罗基站起来,说道:“既然大家同意增兵,那么我提议,增兵的任务由冯·博格道夫元帅统领的中央舰队担负,并且直接向元老院负责。”
这是得寸进尺式的攻击。按照正常的军事体制,执政官本是元老院授权的军队最高长官,新罗马军队的两大舰队,中央舰队和边境舰队都要服从执政官的指挥。但是罗基提议中央舰队直接向元老院负责,等于剥夺了执政官汪泽仁对中央舰队的指挥权。而名义上是直接向元老院负责,实际上是等于说保守派具有了对中央舰队的实质指挥权力,因为他们有五人,即使新改革派联合了“独立元老”,他们仍占有表决的绝对优势。
“另一方面,您虽然失去了对中央舰队的指挥权,可是中央舰队里仍然有许多军官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您在许多官兵中享有的名望不亚于博格道夫元帅,边境舰队也完全服从于您。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展现您对战事的全力支持。如果战争以我军获胜,则我们仍然可以在胜利中分享相当的果实。就算战争不幸失败,我们也不会落下把柄,反而可以趁机打击罗基元老他们一党。”
三位元老都对施维林的意见颌首赞同。
君特·费施尔也补充道:“阁下,卑职以为,我们应马上展开宣传,塑造姜子钺少校的英雄事迹,作为被您提拔的典型人物,向人民和军队展示,进一步笼络中央舰队官兵的心。”
“费施尔公,你提醒了我。”汪泽仁立即做出指示,“马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向元老院提名授予姜子钺少校第二枚黄金恺撒勋章,并晋升他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的中校。同时命令边境舰队的卡里奥斯将军,抽调一支数量尽可能多的舰队前往‘易’星域,交予姜子钺指挥。”
最后,汪泽仁站起来,激动地强调:“指示忠于我们的所有传媒机构,全力宣传‘易’星域冲突的英雄、以少胜多的姜子钺和他的舰队。一定要让全国人民深刻感受到,我们拥有不是老朽的元帅,而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英雄!”
“我反对这个提议。”汪泽仁大声反对。但这也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抵抗,因为接下来的表决保守派可是稳『操』胜券。而且就算罗基不提出这种议案,就像冯·施维林之前说的那样,掌握着中央舰队实权的舰队司令官冯·博格道夫元帅也不会完全服从于汪泽仁。
老贵『妇』格林杰德·罗基得意地绽放脸上的皱纹,满怀志在必得的心情尖叫道:“那么,各位元老,让我们进行表决吧。”
到这时,候补元老团中的君特·费施尔、弗雷德里克·冯·施维林等人已经开始收拾各自桌上的文件。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政治领袖弄巧成拙,夺权行动演变成为一场灾难。今天的会议就快完了,而降临到他们这些枢密院幕僚官员的,将是更为沉重的责任。
“这就是将计就计吗?”汪泽仁悔恨交加,苦笑着说,“看来我是聪明过头了。”
枢密帝国执政官办公室里充满了失败的悲壮气氛,乌里扬诺娃和布莱克特分别坐在汪泽仁的两旁,三十名候补元老站在他们面前,个个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