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罪魁祸首
“为防打草惊蛇,此事只有下官、方都督与大人您知情。即便是那些调查之人也不清楚下官真正的目的。”董文丛的语气中有些自傲,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做得很聪明。
毕源的右手轻轻一抖,道:“大人说笑了,下官岂会如此,自当深思熟虑。不过,由于象州的选读书本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定下,下官过于因循守旧,不改一字,还望大人原谅。”
“可曾上报内阁?”
“因循守旧?你守得是象州的旧,还是庆国的旧?”方运反问。
董文丛立刻躬身道:“句句属实,关系一州教化,下官不敢弄虚作假。”
“对了,从明天开始,不再印刷售卖《民报》的创刊号,其后的《民报》不在此列。”方运道。
“嗯,你认为州文院司业一职首重何事?”方运看着毕源。
“下官告退。”董文丛一肚子疑惑,想知道方运的第二封战书到底针对什么人,可惜,只能等《民报》印刷之时才能知道真相。
毕源似是没想到方运会提问关于自身官位的问题,于是道:“下官忝为司业,协助州院君负责一州教化,若论及首重,自然是学子的科举成绩。”
“我知道了。”方运道。
毕源紧紧盯着方运,缓缓道:“选读书本乃是让学子增广见闻,并不重要,只要学子喜欢,那便是大功一件。”
方运望向董文丛,问:“传书上的内容可属实?”
方运微微点头,道:“好,你没有学其他人洋洋洒洒讲许多大道理,直说为科举成绩,贵在真实。不过,科举高中之后,那些学子理当如何,你可曾考虑?”
董文丛犹豫了一瞬间,道:“现任司业毕源毕翰林德高望重,多年前就在州文院中任职。之前的选读书籍或许与他无关,但象州归属景已数年,他至今不改选读书籍,怕是别有用心。更何况,传书中所言属实,此人曾经屡次称赞庆国如何,每每说起历史,都指责景国如何如何,从不提一句武国或庆国的错误之处。五年前此人曾给文院的教员授课,在课堂之上不断攻击景国历代名士,这也是事实。”
“下官未曾考虑。”毕源道。
方运轻轻点头,道:“若传书没错,那负责选读书籍的州文院司业当为罪魁祸首。”
“所以,你在制定选读书本之时,也未曾考虑?”方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