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登岳阳楼》
“我记得方虚圣的那首《登岳阳楼》是: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张宗石说完后发现自己失言,自嘲道:“连张鸣州来圣元大陆都要交投名状,我也要学习,向总督大人交了个投名状。”
“两首风格不同,难以比较。方虚圣的诗优美而豁达,美景、美时、美事。张鸣州的这首诗,延续了他一贯的悲愤风格。其实……若是不把这首诗与上一首献媚之诗联系,单论此诗,怕是稍胜方虚圣的那首诗。但若是与上一首联系,似乎有些落了下乘。”
在场许多读书人惊诧地望着张宗石,这话是在侮辱张龙象当庆君的狗,不过仔细一想,张龙象并非是虚圣,不过是文界大学士,礼殿不会追究,若张龙象成大儒后张宗石如此说,礼殿才会派人调查。
姚知府轻轻点头,道:“我也是如此想,才觉得这首诗难以镇国。不过,我们若不去考虑其余因素,不涉及文会之争和两国之争,这首诗实乃佳诗。李繁铭,你不是很能说么,现在怎么不说了?你说说看。”
其余的启国读书人也被震撼,有人甚至连续诵读数遍,连姚知府都低声读着。
“坏了!”张宗石突然轻呼,面色严肃。
一人道:“姜还是老的辣,姚知府看人看事之准,远在我等之上。张龙象看完洞庭湖,便开始登岳阳楼,现在看来两首诗前后衔接很自然,之前却很难有人猜到。”
“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是妙,乃是一石多鸟。张龙象既然是庆国之官,只要文比赢了方虚圣,那就意味着庆国赢了景国,之前方虚圣文压庆国的种种都会烟消云散。”
“诸位,你们说这首诗,能否镇国?”
张宗石轻叹道:“张龙象,终于要领狗粮了。”
“庆君果然狠辣,第一次与方虚圣见面吃了亏,第二次见方虚圣马上又制造了事端。张龙象现在入庆国为官,到时候庆君不知道怎么奚落方虚圣。”
“这首诗有鸣州之相,离镇国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却已经稳压上一首《观洞庭湖赠庆君》。历代与洞庭湖岳阳楼有关的诗词,只有方虚圣初到巴陵所作的那首同名的《登岳阳楼》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姚知府如实回答。
“看来,文会前的总督会晤,会还有意思啊。”
“咦?我之前只关注诗句,却忘了题目。既然方虚圣也写过同名诗,张龙象的竞争之意已经显现。”
众人微笑起来,本来觉得张宗石唐突,他一自嘲,反倒觉得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