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宁安县
此刻太后与国君根本难以参与朝政,颇有杂家解读的“垂拱而治”的理念,架空皇权,百官治之。不过却与真正儒家解读的垂拱而治有区别。
计知白气得脸一阵青一阵白,却不敢对敖煌说半句话,自己已经结仇方运,若是在惹上东海的龙宫的真龙,左相都救不了。
方运准备以后空闲便重新速读一遍,必然会有新的发现,学到新的东西。
欧寞看向方运,微笑道:“方文侯,你若真有心抗蛮,为何不前往宁安县?宁安县乃是我景国三边枢纽,更能施展才华。”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孔圣之时,各国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随着科举的完善,读书人的力量越来越强,朝堂之上的改变愈发明显。
众官无比恼怒,礼部尚书毛恩峥乃是出了名的和事佬、老好人,逼得这种人说出此话,可见事态严重到何等程度。
“怪不得礼法会变……”
计知白阴声怪气道:“毛尚书此言差矣。连月树神罚都杀他不死,宁安县又不是龙潭虎穴,怎能害死方运?更何况,连我计知白都能在宁安县任代县令,获取状元之外,他方运为何不能?莫非是说,他方运不如我计知白?”
方运终于明白左相为何能与太后对抗,单单朝议就不是非读书人所能理解的。
“欧侍郎此言差矣。宁安县恰恰因为是三边枢纽,方运当代县令才难以施展。那里乃是军方要地,而且宁安县品级最高的衙门不是县衙,是转运司衙门!若吏部愿意让方运兼转运司司正,老夫支持方运前往宁安县。不然,就是大材小用!”
敖煌忍不住问:“方运等于几万个计知白来的?”
方运在听朝议的时候看了看纱帘,里面的太后与国君端坐,犹如泥塑木雕。
“哈哈哈……”纱帘内传出孩子的笑声,但随后一只手捂在小国君的嘴上。
儒家理解的垂拱而治,是国君不去加重赋税徭役,国家自然昌盛,国君自然闲适。
众多官员低头笑着,小国君可以肆无忌惮发笑,但他们要掩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