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2章 席卷象州
他前几日在老家,昨夜才回来,并没有遇到书贩,又想看《圣道》与《文报》,只得一早前来,准备买完后再回去吃早餐。
不过短短一个时辰,象州各城文院书铺前的人数已经超越昨日,人山人海。
杨林是一个普通的童生,年过二十,无论是家世、相貌或各方面,都无特别之处。
一时之间,全象州人都在谈论《民报》,不知《民报》甚至无法跟别人交谈。
在晨光下,少许读书人走向州文院边的书铺,《圣道》与《文报》虽然在昨日发行,但并非所有人都已经购买,文院书铺往往要过一个月才会撤下上一期的《圣道》与《文报》。
杨林心里暗道现在的书铺店员越来越不像话,但又不好直说,只得轻拍前面的木制柜台,朗声道:“一份《圣道》,一份《文报》!”
慢慢地,州文院门口的人越来越多。
杨林一皱眉头,发现本应该走过来收钱的六个书铺店员,全都拿着一份由十几张较大的纸张叠在一起的东西,每个人的表情都无比精彩,不断变化。
一开始,众人只是捧着《民报》看,后来,读过《民报》的众人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分成不同小团体讨论,有的讨论象州的新闻,有的讨论景国时政,有的在交流童生试的指导。
但是,无人应声。
《民报》彻底火了。
八月初二的巴陵城天空晴朗,晨风带着秋天的凉爽掠过行人的面庞,而灼热的太阳无惧秋意,不甘示弱照耀大地。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而每个离开的人,都会向熟人说起《民报》。
在书铺正式贩卖的时候,杨林和往常一样,递出几枚黄铜大钱,朗声道:“一份《圣道》,一份《文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陵城各处的人纷纷走向文院书铺,书贩们也嗅到商机,推着小车撒腿狂奔。
他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后面只有十余人,而在昨天同一时间,这里至少聚集着三千人。
同样的情景在象州各城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