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诗会词会
清早的文院书铺前闹哄哄的,但梁远的一声吼叫镇住所有人,众人一起向梁远看去。
“怎么说?”方运隐隐有了一些猜想,但毕竟刚到府城,不知道这里面的隐情,还不敢确定。
“我听书贩说是《圣道》上的三诗同辉,前所未有。”
“说法?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立夏前后天气近于春,所以立夏文会往往以‘春’为题作诗,一般都是诗会,偶尔会办成词会,不过已经十多年没有词会,毕竟秀才的才气有限,古体诗要比词容易做。而晚间举人的立夏文会则经常有词会。这文会,其实就是给名门望族的子弟扬名用的。”
“方运是双甲和圣前,那三诗同辉是怎么回事?”
“还有这种说法?”
许多读书人冷哼,他们接受圣道教育,自然瞧不起梁远这种哗众取宠的人,不过那条幅横幅打着方运的名号,他们也有些好奇。
“你们今天算是来对了!今天的《圣道》上,咱们景国有四篇诗文,其中三篇是咱们大源府的方双甲的,而且还有一首镇国诗!”
“能不能请得起你这位秀才,就要看今天的书卖的怎么样。”方运道。
圣院文书很快开卖,卖书的是四个圣院的童生官差,四个人都知道方运在《圣道》上三诗同辉,一开始四个人都忍得住,卖着卖着就忍不住了。
“既然书铺是你看的,必然卖的好。”
就广告效果来说,梁远的一吼达到了满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卖书的,不过因为《圣道》即将开卖,没人离开队伍去买《西厢记》。
“你想想,一般人哪有财力办这种文会?要选场地,要有酒菜,要有歌姬、陪酒,而且总要有个彩头奖励,一场文会没有两千两银子下不来,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那些人的诗词都是花高价找名家提前作好,最多改几个字,普通人哪能比。九成的文会头彩没有悬念,除非有人倒霉,遇到猛龙过江,比如你。”贺裕樘说到最后笑了起来。
梁远傻了,他终究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满脸通红,过了一会儿,才用远比刚才低的声音重复喊:“看了《西厢》会谈情,看了《枕中》当大儒!”然后非常无助地指着牛车上的横幅和条幅。
方运道:“谢谢贺兄提醒,既然这次文会别人出了大钱,咱们去白吃白喝,抢人风头有失君子风度。我去看看就行,等决出文会魁首我就走人,要是走的早,请我的人面子上过不去。”
至少有六百人在这里,此刻却鸦雀无声,全都盯着梁远一个人。
贺裕樘沉吟片刻,道:“容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励山社来邀请你的七八个秀才恐怕是被人当笔使了。应该是励山主社的高人让他们来的,否则仅仅是邀请你不会让这么多人一起来。”
“长远来看我有信心,只是不知道短期收益如何。”方运道。
“不好说,等等看。”
贺裕樘微微皱眉,心想方运不像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说这种话,不过他没有反感,而是劝慰道:“书铺就是要细水长流,慢慢扩大名声,不开三年,看不出赔还是赚。”
“《圣道》还没开卖就敢这么说,会不会有猫腻?”
方运听出他的弦外之意,不想再谈书铺,于是转移话题,道:“我还没参加过立夏文会,都有什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