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永字八法
方运说完手握毛笔在半空缓缓写出一个正楷“永”字。
方运看到这种大讲堂有种熟悉感,立刻想象出万人共听老先生授课的场面。
这是人尽皆知的“退纸”,在墨剑比试的过程中,胜利一次之人可以在对方脚下白纸上留下字迹,同时逼退对方。
这墨剑亭中的学子不是按文位比,而是根据书法境界分配,若是两者文位不同,则会增强低文位者的力量。
谁的三张退纸被写上文字,那么谁就输了此次墨剑亭之比。
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以字为刃,便是墨剑亭的考验内容。
而退纸也是评筹数的关键。
但是,这些粉碎的墨迹很快又重新融合,随后文字如水波一颤,构成“永”字的点、横、竖、钩、提、撇、短撇和捺共八划突然裂开,化为八条弯弯曲曲的墨迹在半空抖动,如同八条黑色的蚯蚓。
墨剑亭中,随着书法的提高,会形成不一样的异象,从字出如蝇一直到传说中的字出如蛟,而凌烟阁历代十筹学子中,唯有王羲之一人达到了字出如蛟。
这就是墨剑亭中少见的字成蚯蚓,比字出如蝇强数十倍,每一条蚯蚓在墨剑亭中都有强大的威力。
排在第一的正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的作品《剑墨帖》,这幅作品虽然不如他的《兰亭集序》《丧乱帖》和《平安帖》等大成作品,但也是妙手偶得之佳作,传诵多年。
和普通的字成蚯蚓不同的是,这八条笔划蚯蚓的表面有淡淡的水光。
若是墨剑比试的过程中,胜者的书法作品过于优秀,则可直接评筹,进入最后的第七亭。
“方运,你退后吧!”韦育看着方运道,“我不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在弹波亭驱赶了小国公和康社柳风社之人,但这书法终究是考虑功底和经验。我这个‘永’字,你若以‘永’字接,必败无疑;你若以其它字接,则心中怕,怕则意必乱。”
只有在比墨剑中胜利之人,才能接受第二次的考验。
方运手握毛笔,笔锋指向韦育,道:“你的‘永’字的确不错,可惜,你空得陈圣之字,却不得陈圣之意。若是陈圣年轻时写此字,我必输无疑,但你不一样!我喜坐于悟道河畔,经常见木棒捶衣,破水净衣;又见船夫划桨,分水前行,因此领悟一种笔法,虽然还不成熟,但却可胜你!你且看好!”
这第六亭墨剑亭之所以很难通过,最大的原因是强制淘汰的方式,因为墨剑亭的第一场考验是两人比拼毛笔墨剑。
诸如王羲之、朱义章、陈观海等等的作品都在此列,足足有二十七幅。
这个“永”字蕴含的力量至少是没有水光的两倍!
这些书法作品下面都没有落款,但方运从赵红妆给过的书籍中知道,每一幅十筹的书法作品都会被张挂在这里,能在这里达到书法十筹之人,除了少数几人英年早逝,大都名留青史,学习书法的方运自然都认得他们的笔迹和风格。
而在“永”字形成的同时,地面出现六张一尺见方的洁白纸张,两人脚下各有一张,而两人的身后各有两张。
方运走上讲堂的文台,文台一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