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讨方运檄》
“师母您进来说,诸位弟兄可否行个方便?”方运说完看向士兵。
方运仔细一看,的确是“檄”字没错,音同“习”,乃是一种不常见的文体,用于征召、讨伐或者历数罪状诏告天下,檄文一出,必然起纷争。
康王遵循皇室规矩,要王位不考进士,只是个举人,但他的妻子却身份不凡,乃是武国半圣世家家主的嫡女,有半圣世家和武国为靠山,康王在景国的势力蒸蒸日上,若不是当年先帝早有准备把安岳王过继过来,现在康王已经成为景国国君。
而就在昨日,方运看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和三国时期陈琳的《讨曹操檄》,这两篇檄文影响非常大。
康王经营多年,在景国根深蒂固,是除太后和左相之外权势最大之人。
“我听同窗说起,王先生虎父无犬子,正英兄乃是大源府五年前的秀才前十,两年前便去了京城的‘明知书院’读书,似乎明年要回来参与举人试。”方运道。
“京城风大,不比大源府,望文侯多备些衣服。”
王师母叹了口气,道:“我家正英在京城读书,这事您可知道?”
方运眉目间浮现淡淡的冷意,管长俞最后的一句话明显有两个意思,第一是讥讽他自身难保少管闲事,第二是警告他京城水深,一个小小的文侯掀不起风浪,更何况即将不是文侯。
方运把王师母请到客厅之中,命人奉茶伺候,然后道:“您继续说。”
“本以为只是管长俞和方礼这些小蛇,正感到无趣,没想到跑出来一条大蟒。”
方运在心中迅速勾勒出管家的关系网,管家跟康王关系密切,而康王对景国国君之位觊觎已久,民间甚至风传是康王利用妖界奇毒毒害先帝,以至于先帝从十几岁就卧病在床,不能行走。哪怕有陈圣救治也没能活过三十岁,甚至连当今国君都是宁王之子,并非先帝亲生。
“今日不走,明日就不用走了。”方运随手扔掉书信。
“谢谢诸位弟兄。”
没走几步,收到曾原加急传书。
“长辈来访,我们自然不能阻拦,您随便说,就当我们不在。”一个伍长笑嘻嘻道。
“方运,不好了!庆国去年的状元季梦先,写了一篇《讨方运檄》!正在疯狂流传,在圣院文榜之上节节攀高。我马上把原文传给你!千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