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4章 志同道合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法今王”,效法现在的法度,换言之就是根据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法律,就是明显支持法家的观点,而反对儒家的“法先王”去效法古代的法度。
宗圣茫然地看着周围。
《察今》全篇,就在讲述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就是人不能过于效仿古法,因为古代先王的法度,都在不断变化。著名的“刻舟求剑”的故事就在这篇文中,让人知道事物是在不断变化,而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标准也应该变化,不能过于拘泥于旧时的法度。
如果方运能把这篇《察今》颠覆了,那就等于方运颠覆了自己的圣道。
众大儒暗笑,宗圣又恢复了平静,不去看王惊龙。
宗圣更深层的意思就是,方运所谓的政道,所行的变革,并没有逃出《吕氏春秋》的杂家圣道之中,方运所行,无非是杂家圣道!
“宗圣请!”方运客气道。
因为,方运这些年的一切变革,其实就是“法今王”,甚至跟孔长逊的言谈,也涉及“察今知古”。
方运轻轻摇头。
宗圣脸上竟然露出一抹苦笑。
方运快速翻动案宗,很快发现,所有案件都存于奇书天地中,都发生在景国,有些甚至是自己曾经在宁安亲自审理的案件,都是用新法来判决。
“真的?”王惊龙完全不相信。
方运随意一看便发现,接下来自己会陷入长期的审案之中,密集的案件将成为自己面临的第二个考验。
宗圣点点头,将自己的神念送入方运的圣念世界中。
方运觉察到,宗圣以此作为考验,却有更深层的意思。
所有人紧紧盯着方运的圣念世界,突然,瞳孔猛地扩张。
荀子也提出过“法后王”,由于荀子没有亲自作注,所以关于“后王”一直有较大争议,不过大多数人认为,是指荀子提倡效法时代较近的法度,而不是去追求更古老的法度,介于儒家与法家之间。
方运的圣念世界中。
“真的。”
在方运思索的过程中,众多皂隶上前,每个皂隶都抱着厚厚的卷宗,陆续摆在方运面前的桌子上。
当年孔圣都未必达到这个境界!
这篇《察今》,是破先王之道而立,要突破这个考验,难上加难。
王惊龙看了一眼宗圣,道:“幸亏圣道之争中没有比文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