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巡按辽东 第九十八章 迷雾
而和俄罗斯的边贸,本来就很少有人重视,一来从来没什么重量级商企去俄罗斯冒险,二来俄罗斯对共和国商品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都很严重,中俄一直难以建立正常的边贸关系。
和唐逸共事一年半,赵发书记也不得不承认,唐逸简直就是一位天生的政治人物,只是他的很多观点和举措自己都难以接受,不然的话,和唐逸搭班子,应该是很不错的一种经历。
会上,唐逸没怎么说话,基本上就是听赵发书记讲,农业改革没出问题,林北新区建设没出问题,云钢集团集团改造没出问题,不想和俄罗斯的边贸出现了问题。在唐逸辽东施政最重视的四部曲中,无疑就是农业改革;林北工业区和一些老的骨干企业、军工企业的改造以及工业投资环境的改善;云钢集团的建设;对朝、俄的边境贸易。
但现实是,两人终究成为了对手。
俄罗斯现在黑社会势力问题比较突出,而且政府、警察部门腐败问题也相当严重,扣押共和国商人货物时常发生,但这次扣押的货物规模委实大了一些,加之唐逸正在大力推动中俄边贸区建设,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省委自然要审慎对待。
推动边境贸易,外经贸厅刘伟松厅长和高震可以说是哼哈二将,不折不扣地执行着省长的部署,尤其是高震这个安东系干部,在商业厅推出了许多鼓励辽东商人赴俄罗斯进行商业活动的举措。
一轮轮无声无息的较量,赵发书记愕然发现自己身边的帮手渐渐少了,自己在书记办公会和常委会一言九鼎的场景不见了,及至赵迪被调离后,赵发书记终于知道,自己怕是终究要压不住他。
散会的时候商业厅厅长高震和唐逸坐了一辆车,钻进奥迪,高震就愤愤不平地道:“樊老书记也太倚老卖老了吧,他当书记都什么年代的事儿了?还用老眼光看问题,那怎么发展?怎么进步?”
于是,一步险到极点的棋被赵发书记走了出来,向中央反映唐逸,最后的结果呢?赵发书记默默吸了一口烟,谁又能知道?
唐逸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是默默喝着茶水,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可是最近的唐逸,好像突然变成了棉花团,软绵绵的令自己根本无法着力。赵发书记很是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又不得不在很多事情上妥协,免得给人造成一种自己不民主、在市县换届中一手遮天的印象。
会议室烟雾缭绕,赵发书记召开了外事和外贸经济部门办公会,讨论发生在俄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贸易纠纷,现在省委办公厅崔会杰主任在俄罗斯负责协调处理这个问题,本来,唐逸是希望由外经贸厅刘伟松厅长出面的,但崔会杰给赵发书记挂过电话,赵发书记征询唐逸意见时,唐逸也就答应下来。
虽然看似主导了市一级的换届,但唐逸呢,他在想什么?又在策划什么?赵发书记默默吸了口烟,眼前从来没有过的一团迷雾令他有些迷茫。
赵发书记只知道,一位相熟的中央领导对辽东的换届安排讳莫如深,是中央没有下决心?还是一些人在避忌什么?
当然,大多数干部都是沉默的,就算提出不同意见也很含蓄,只有前主管外贸经济工作的一位樊天印副书记说话很尖刻,老同志退下去很多年了,却是老而弥坚,听说他的父辈曾经被开进东北的苏联红军欺辱,对俄罗斯这个民族,他一丝好感也无,是以说话上带上了浓烈的个人情绪,赵发书记听得都有些皱眉头,显然觉得过了,但也不好打断他。
赵发书记只知道,自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要保持辽东的稳定,如果唐派干部真正在辽东遮天蔽日,一些很激进的改革措施怕是唐逸都敢进行试验,这样可能会给辽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唐逸雄心勃勃地开始推动中俄边贸区建设,省委早就有人诟病,现在挨了当头一棒,好像也就失去了发言权,发言的干部很有些开始重复以前的老观点,对省委省政府推动中俄贸易提出质疑。
不管是为了可能自己担纲的新班子还是其他人担纲的新班子,赵发书记都决心在辽东换届前和这个年轻的家伙掰上几次腕子,就算最终自己退了,也会令激进的唐逸品尝到苦果,或许经过这样的摔打,唐逸会务实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