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巡按辽东 第一百四十三章 督察和母校
2007年7月,中共辽东省委发出辽11号文件,即省人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党风监督及群众议事机制的若干意见》。11号文件自从唐逸提出建立群众议事协调机制后就一直在酝酿之中,龙门灭门惨案则为11号文件的出台充当了一次助推剂。
正胡思乱想,一团黑影突然迎面飞来。
文件的出台和省委各部门的举措令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省委是动真格的了。辽东11号文件的出台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人民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为辽东省委11号文件大声叫好,任谁都知道,笔名“五谷”的该评论员一直是学院的喉舌,甚至有人猜想他就是中央办公厅某副主任。
说着话,手机震动起来,看着那跳动的一串“8”,唐逸就有些挠头,说了请宝儿吃饭,但宝儿都进总参工作了,这顿饭也没吃成,宝儿怕是要恼了吧。
文件传达当日,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措施,印发各种小册子下发各市县,要求各市县深入宣传,要令督察局的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基层干部群众接受和了解。用组织部部长张震的话说就是要让群众就好像“报案找公安、火警找消防”一样地形成惯性思维,那就是“遇到不良风气找督察”。
“叔叔,咱那顿饭什么时候落实?”宝儿清美的声音从话筒传来,带着几分调侃。
而从八月份开始,辽东省各执法机关的各种罚单、处罚通知书上都要加印督察局的电话号码,同样,督察局的电话号码都要在各政务大厅、党政服务窗口醒目位置张贴。以往这类举报电话通常是和歌舞厅、网吧等被密切监管的特殊服务行业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督察局没有真正的人事处理权限,但任谁都知道如果被督察局通报批评甚至警告代表着什么。省委明确规定这些都会作为人事变动中的重要参考内容,尤其是三次通报批评会被开除公职的硬性规定,更是惊出了很多人一身冷汗。至于情节恶劣的,可能一次违规就被直接开除出公务员序列,这就是同级党委、纪委和督察部门协调的程序了。
“周宇啊,你初中在哪里上的?”闲庭信步,唐逸随口问,别看周宇在身边工作很久了,实际上对这个女孩唐逸并不怎么了解,甚至和她在一起一共也没说上几句话。
总之《细则》林林总总数千条规定得极为详实,当然,新生事物出台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只能在工作实践中慢慢完善。
“十六中。”周宇好似错愕了一下,想来是做透明人太久,唐逸和她聊天反而有些不习惯。
又比如针对督察局可能会大量接到举报一些公务人员工作作风态度的举报,是以细则又规定涉及这类小案件只有实名举报才符合跟踪办理条件。
“就今晚吧,叔叔,我请你,好不好?”不等唐逸说话,宝儿就赶紧把日子定下来,生怕唐逸反悔似的说道:“我查了,你今晚没事。今晚吧,行吗?”
和反贪局一样,督察局只对上级督察部门负责,督察专员的任命同级党政部门不得干涉。
听着宝儿似求告似撒娇的声音,唐逸心中就是一暖,点点头:“好。”
11号文件并不是一份笼统的概念性文件,而是很详细地对党政监督机制以及群众议事机制的完善提出了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份三步走的纲要中,第一步就是将督察机制和同级党委剥离,从县一级开始,原由同级党委领导的督查室、原同级政府领导的纠风办、原同级政法委领导的维稳办等等党风政务监督部门由原部门剥离,整合为督察局。作为反贪局的补充,督察局主要担负监督地方机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以及和信访部门密切合作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并且依法监督处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和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各种政治、经济、民事、治安、刑事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那我到时候给你打电话!”挂电话前,分明听到宝儿开心地哼起了小曲,唐逸就皱皱眉头,不会年纪越大越像兰姐吧?随即哑然失笑,怎么会?习惯动作上或许有一点兰姐的遗传,但两个人的性格可是截然不同。
“十六中?何森也是十六中毕业吧。”
就比如同信访部门的合作,督察细则明确规定了上访案件处理的时限,凡符合条件的上访案件,每一周向上访群众通报案件处理进度,确需转相关部门处理的,督察局需派出专人跟踪进度。
“嗯,我认识他。”周宇点了点头。
在随之省督察局挂牌以及出台的《细则》中,则对督察局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该细则内容达数千条,对督察局的权限以及职责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描述,和以前某些督察部门的含糊其辞可谓天壤之别。
唐逸笑笑,大概和小金一样,周宇的成长轨迹都打上了鲜明的唐家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