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未知的方向
达才集团的项目因为资金不足,并没有开足马力,周鸿基能清楚其中的内情,当然是衙内透露的真相。夏想对周鸿基知道达才集团的资金链有点薄弱并不惊讶,惊讶的是,周鸿基为了朱振波自杀事件的结论早曰出炉,又下了本钱。
刘一琳对夏想含蓄地透露消息,也含蓄地表示了感谢,提出会再找时间请夏想吃饭,还说她昨晚和王蔷薇的会面,十分愉快,也非常顺利。
中午,夏想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会议,就朱振波的死亡事件的调查结论,统一了口风,并要求所有人等不许事先泄露,否则,党纪处理。
下午一上班,温子璇正在汇报工作,周鸿基不请自来。
周鸿基的出现,多少有点意外,但仔细一想,也在意料之中。
等温子璇一走,周鸿基就开门见山地问道:“夏书记,朱振波的死因调查,是不是该有结论出来了?”
崔百姓就有一个同事,担任了几届十几年市长,又在厅级的位置上晃荡了十几年,临了在厅级退下,就是没有前进一步。不是他没有前进的机会,而是他只想在大权在握又有充分自主权的市委书记的位置上一直干下去,因为经过他的成本核算,担任市委书记,权力不小,收获不少,主要还有一点,风险最小。
经过对比,崔百姓坚定了看法,夏想确实比周鸿基高出一个层次。
崔百姓告辞之后,夏想又和李丁山谈论了一些关于两大政绩工程的问题,李丁山对秦侃过于锋芒毕露微有不满,但对秦侃拿两大政绩工程开刀的做法,大加赞同。
夏想心思一动,委婉地一提,希望李丁山在两大政绩工程之上,适当投去关注的目光。
……第二天,夏想特意打电话给刘一琳,提到了昨天和崔百姓的偶遇,在谈话中,他含蓄地透露了将会在下午正式公布朱振波死亡事件的调查结论。
见周鸿基一脸急切,和崔百姓的不动声色截然相反,不但表明了周鸿基和老谋深算的崔百姓相比,在火候上还是有所欠缺,也显露出他和崔百姓完全不同的期望值。
崔百姓是想等结论出来,好脱身。
周鸿基是着急等结论出来,好继续。
夏想还以为周鸿基会多有耐心,不想也是没有等到答案自动揭晓的一刻,他就含糊其词地说道:“快了,就一两天之内了。”
周鸿基微一点头,说到了另一件看似无关的事情:“衙内的30亿资金已经到位了,今天下午就能到帐,达才集团的项目可以全速运转了。”
此举,一是卖刘一琳一个人情,二是再次试探崔百姓的反应。
从孙习民现身他的办公室,说了一顿语焉不详的话后,转身离开,再到崔百姓和他偶遇之时的谈话,夏想就敏锐地抓住了一个点——在何江海的问题上,反对一系的内部,出现了分岐。
主战派以周鸿基为主,是要坚持到底,绝不放弃。言和派是以孙习民和崔百姓为主,是想见好就收,不要逼人过急,得放手时且放手。
但从孙习民话不明说,崔百姓稍有为难之中可以得出结论,反对一派的高层,还是不想收手。
也是,衙内毕竟差点丢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