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六十章 席中假孟浪
范闲轻轻地敲着桌子,似乎是在思忖其间的分寸。他也没有料到,孙敬修会如此直接地提出要求,只是他也喜欢比较直接地谈判。片刻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宫里我替你去说说。”
还是那句老话,很没有水准的威胁,却因为威胁的人太有力量,所以显得掷地有声。尤其是范闲先前所说的子孙亲眷四字,终于提醒了某些人,就算监察院动不了尚书侍郎,但把你们家族之中的其余人打入地狱,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孙敬修沉默半晌后,十分诚恳地揖手而拜,说道:“敬修自问做这京都府尹还算讲究,还请大人垂怜。”
书房里的对话很简短便结束了。范闲没有让孙敬修当着自己的面,吐露什么肝脑涂地的肉麻言辞,彼此心知肚明,范闲既然肯帮孙敬修这样大一个忙,孙敬修这条命也只有卖给范闲——京都府尹不是闲职,而孙敬修一眼往官场上望去,竟也只能看到范闲一个人的后脑勺,他是别无选择。
礼部尚书微微皱眉,他便是先前第一个举起酒杯的人,和魏尚书不同,他没有得罪过范府,所以有弥补的机会,而且他的心中暗自嘲讽,魏东行竟然还不知道小范大人是怎样性情的人物,又有怎样的手段。
范闲抬起头来,微笑说道:“不过他也只是在门下中书行走,如果胡大学士不点头,他拿你这个京都府尹能有什么法子?”
他知道魏尚书在想什么,监察院根本管不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只要陛下不发话,小范大人似乎根本威胁不到自己。只是他却清楚,魏尚书似乎忘记了历史——范闲还是个白身的时候,就把原任的礼部尚书郭攸之送上了死路,后来不知道弄垮了多少尚书,这是个连太子爷都敢往死路上逼的狠人,你一个区区尚书,何苦与对方当面顶撞?
孙敬修心头微震。
……
范闲举起一杯酒,对着席上诸位大臣说道:“诸位大人,让京都府清静些吧。”
孙敬修点头受教。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知道了范闲正式站了出来。在一片尴尬的沉默之后,慢慢有人举起了身前的酒杯,有些参差不齐,但基本上所有的大臣们都举起了酒杯。
范闲看出了此人心中的那抹苦涩,笑着说道:“官场之上的事情便是这般无耻,你在京都府里熬了这么久,也该习惯些才是,不然总生这种闷气,又能多熬几年?”
一念及此,礼部尚书就着范闲的话头,笑着问道:“不知小公爷的敬畏为何?”
范闲微垂眼帘,说道:“他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我可管不着他。”
“我一敬陛下,二敬父母。”范闲轻轻转着手指间的小酒杯,笑着说道:“陛下说的好,没有敬畏之心,行事便会趋于孟浪……我以往行事便有些孟浪,还请诸位大人多担待。”
“贺大人那边?”孙敬修大喜过望,但脸上还能保持着平静,微颤着声音问道。
席间又是一阵笑声,却又是把这句话里的意思听地清清楚楚。敬畏?小公爷就是明着告诉诸人,你们的敬畏之心里,除了天地父母陛下外,不要忘了自己!孟浪?这位小公爷行事何止孟浪,简直是阴狠!
魏尚书还望着身前的酒杯发呆,他确实十分为难,因为他清楚,范闲是个极为记仇之人,先前笑地那般温柔,只怕是心里愤怒到了极点,即便今日自己求饶退了一步,难道以后范闲就会放过自己?而且他毕竟是一朝尚书,地位体面在这里,又有皇帝陛下和贺宗纬地全力支持,如果就此让步,实在是也有些说不过去。
有下人往书房里通知了一声,孙敬修不由苦笑了起来。他知道这些大人们的态度之所以转变地如此迅速,全部是因为小范大人亲自到来,而且还请了靖王爷和柳国公二位当开山斧。
范闲也不正眼瞧他,温和笑着说道:“虽说咱们都是在朝堂上做官,其实也都是些可怜人,还不是想为自己的儿孙亲眷谋些好前程。”
就在范闲和孙敬修闲聊的空子,孙府的管事仆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府外络绎不绝行来的官轿,那些在朝堂上有名有姓的大人们,满脸含笑,十分温和地前来拜寿……他们不禁在心里想着,先前这些大人跑哪儿去了?
“陛下曾经说过,人生于世,需要有些敬畏之心。”他看着席上的诸人,温勉说道:“本官行于天地间,只对两样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