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六十七章 十家村
范尚书看着身前的儿子,心头的惊讶一掠而过,马上变得复杂起来,温和一笑,将他扶了起来。父子二人两年多未见,本也当得起范闲这个跪拜之礼,只是前尚书心知自己的儿子,并不是一个喜欢跪人的角色,从这一跪之中,也约摸察觉到了一些什么。
范建在桌上摊开了一张大地图,铺地平平的。范闲凑过去,借着昏暗的灯光,注视着地图上的那些标记符号。因为有标注的关系,他很轻易地在大陆地图的中东部,找到了小小的十家村。
退任的户部尚书范建,没有在澹州城内孝顺老母,携柳氏游海,却是出现在了东夷城与北齐结合部的这个小山村里。这真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画面。
打从京都叛乱时起,范闲便暗中营救了好几位庆余堂的老掌柜出京,加上他主持内库极久,早在几年前便将闽北地里的内库技术宗要抄录了一遍,再加上他如今的财力权力,以及他这个穿越来的灵魂里先天的东西,如果上天真的肯给他十年时间,说不定他真的可以让这座偏僻的小山村,变成第二座内库。
范尚书明显看出了范闲的疑惑,温和笑着说道:“庆余堂的那些老家伙,当年都是参与了内库建造的老人,这第二次工作,总是要顺手一些。”
第二座内库?原来这座偏僻的十家村,竟承载了范闲如此大的野望!
范闲笑着摇了摇头,应道:“可是还是比想像地要快。”
范建微微一笑,说道:“为父虽然人在澹州,也可遥控此地建设,但是三年来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十家村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地差不多了,如果你真有在此地重修一座内库的魄力,我不来亲自坐镇,是无论如何也不放心的。”
……
范建没有问他,如果很多年后,这个世界上真的出现了两座内库,范闲会用十家村来做什么。范闲也没有问父亲,身为庆国的臣民,为什么仅仅因为母亲与那位皇帝老子之间的恩怨,便会做出这样的抉择。
范闲究竟想做什么?
从京都逃走的庆余堂老掌柜,来了十家村;范闲从内库窃取的工艺机密,来到了十家村;范尚书手中最隐秘的那些实力,来到了十家村;范闲从天底下各处收刮的银钱,也来了十家村,来到了这座大山深处的洼地里。
毫无疑问,这是范闲此生所做的最重大的决定。这个决定如果真的变成了很多年后的事实,整个天下都会因为此事而改变模样,而庆国再也没有笑傲世间的天然本钱。
“当年修内库的时候……”范尚书似乎想到了很多年前,在闽北荒地上那些热火朝天的场景,笑了起来,“你母亲其实耐不得烦,不愿意去处理这些细务,老五更是一年都不会开一次口的人,所以这些细务俗事,都是我做的。”
“父亲,您怎么亲自来了?”范闲将父亲扶在椅上坐好,看着父亲头上的那些隐隐白发,心中不禁唏嘘起来。算着年辰,父亲也应该在家乡养老,只是因为自己的事情,这两年里还是累着老人家了,尤其是父亲亲自前来十家村,令他感到了一丝诧异。
原来是当年修建内库的总监工,难怪十家村会发展地如此迅速。范闲看着父亲,心中不由生起一股佩服之意,暗想皇帝陛下如此忌惮父亲,不惜损失百余名虎卫,也要刮干净父亲在京中的实力,果然有其原因。
只是范建没有开口去问,范闲也没有说自妹妹的口中,以及当年的故事之中,自己已经猜到范府为了自己地生存,曾经付出过怎样惨痛的代价。
“而且十家村的位置好。你以前没有来过,所以也没有机会对你说。”范尚书依然微笑着,但是眼中的红丝却显露了疲惫,毕竟年纪也大了,不论是在澹州,还是在此地,这位前任户部尚书,一手负责如此重要的事宜,心神消耗到了极点。
秘密,金钱,武力,就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发酵。发酵了两年,即便范氏父子做地再小心,十家村也已经做好了扩展的准备,做好了一应基础的建设,做好了成为第二座内库的准备。
可是范闲居然想在庆国之外,重修一座内库!
所以范尚书才会让黑衣刀客给范闲带话,需要大笔银子了。
内库是什么?是支撑庆国三十年军力强盛的根基,是庆国皇帝用于补充国库民生的不尽源泉,毫不夸张地说,内库就是庆国强大的两大源泉之一,另一个自然就是皇帝陛下本身。
这个时间点,其实比范闲最开始预计的提前了太多。因为从定策之初,他就从来不认为自己能与母亲叶轻眉相提并论——叶轻眉修建内库没有用多少年时间,那是因为有整个庆国皇族在支持她,有五竹叔保护她,而且她的能力本来就超过范闲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