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京华江南 第四十四章 妓女、路人以及一场雨天的暗杀
秋风稍一吹拂,本想在云层上再赖一会儿的水滴终于坠了下来,稀稀疏疏的好不惹人生厌。从澹泊书局往北走一段路,就到了太学的院门口,这里的一大片地方都归太学和同文阁理着,庆历元年新政时设的几个衙门早就撤了。
房内有几位太学的教员正在整理着庄墨韩的赠书,对于庆国来说,这一辆马车的书籍有极美妙的象征意义,陛下极为看重,所以太学方面不敢怠慢,抄录与保养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经过一番谈话,范闲已经知道了这位朝中文官大老的立场。对方是代表朝中的文官系统发表意见,劝范家与二皇子一派能够和平相处,不要撕破了脸皮。先不说朝廷颜面的问题,在这些大老们看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范闲与二皇子都是庆国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不论是谁在这场斗争中失势,都是庆国朝廷的损失。
来到太学给自己留的书房之外,范闲收了雨伞,看了一眼外面阴沉沉的天气,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推门而入。
当然,绝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范闲有可以与皇子争斗的资格,虽然他是监察院的提司。范闲也明白这一点,所以知道面前这位大学士劝和,其实是为自己着想,不免有些感动,温和笑着说道:“多谢老大人提点……想必老大人也已经见过二殿下了。”
第一天他来太学的时候,学生们不免有些惊讶。因为已经有将近一年,小范大人都没有来过太学了。众生员一想到这位年轻大人,如今是在监察院里任职,心里不免有几分抵触和畏惧,所以远不如一年前热情,直到过了些时辰,众生发现小范大人还是如以往一般好相处,这才又重新活络了起来。
范闲知道这一点,说道:“还没到冬天,这些书放在屋内,应该无妨的,湿气重了也是不好。”
……
一位教员解释道:“书籍存放需要一定的温度,太冷了也不行。”
……
黑布雨伞放在角落里,开始往地板上渗水,房间里生着暗炉火炕,两相一烘,范闲顿时觉得屋内的湿气大了起来,感觉到有些不适应,便松了松领口,说道:“太湿了不好,现在天气还不算寒冷,几位大人,咱们就先忍忍吧,将这炉子熄了如何?”
舒芜点了点头。自从范闲打北齐回京以来,便一直和二皇子一派过不去,监察院抓了不少二皇子一派的臣子,他要从中说和,必先去看二皇子的意见,没料到二皇子倒是极好说话,很有礼貌地请舒大学士带话给范闲,愿意双方各退一步。
虽然他不喜欢做老师,也没有来上过课,但是凭着自己的官职,来太学看看书,躲躲外面的风雨,是极愿意做的。
……
范闲举着黑色的布伞,行走在太学来往的学生中间,间或点点头,与那些恭敬请安的学生们打个招呼。他如今的身份地位虽然早已不同当初,但陛下并没有除却他五品奉正的职务,而且还曾经发过口谕,让他得空的时候,要来太学上上课。
……
舒芜大学士看了他一眼,担忧说道:“你可知道,昨天京都府已经受理了抱月楼的案子……你家老二的罪名不轻啊,纵下行凶,杀人灭口,逼良为娼……今天就要开审了。”
范闲笑着回礼,眼前这几位都是一直碌碌不得志的人物,因为自己一个人很难修好庄墨韩的赠书,所以强行从太学正那里抢了过来,几日里相处的还算愉快。
范闲苦笑道:“家门不幸,出了这么个逆子。”
看见范大人走了进来,这几人赶紧站起身来行了一礼。
舒芜摇头道:“京都府如今还没有去府上索人,想来还是存着别的念头……小范大人,这讼之一字,最是害人,刑事之案,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如果京都府真的审下去,这件事情惊动了陛下,我想就不好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