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有一座城市,它让人无比悲情
侯孝苋似乎明白杨德倡的顾虑,邪魅猖绢的吧嗒口烟,十分有调性的轻轻道,“我在想,干脆就让阿四哑巴算了。”
前世,青涩的梁朝玮演阿四,因为讲不好国语和闽南语,直接就弄成了哑巴。这一世,也差不多。
“?”杨德倡意外扫了眼一直比较沉默的‘罗伊健’。
他知道,侯孝苋长期中意使用非专业演员,因为非专业的在银幕上看起来感觉很真实很素。
完成之后,回国,后来在内战中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就缴械投诚了……”
“…………”
侯孝苋张了张嘴,感觉剧本那点事在历史上真的微不足道……果然,这部戏就该轻故事,注重人物刻画,看看讲完政治与军事之后又陷入沉默的罗东,他突然升起一个荒谬的想法:
如果他来演,是不是也适合?
第一,罗东了解故事背景。第二,对方有影响力,有港岛演员参加,有利于确保市场成功。第三,对方年纪正合适。第四,他和罗东共事过,知道对方有潜力可以挖,表演有灵性。第五,对方大佬有钱!
客观来看,这里可能会有一些人是为了追求,但小偷强盗各种投机者让它变了质。
这件事爆发于弯弯省光复之后的第二年,当时湾湾工农商基本属于瘫痪状态,物资匮乏,缺衣断粮。不要说他们,东瀛都是这种状态。
但本省人最尴尬的是当时湾湾已经经历了东瀛将近50年的殖民统治。外省人与本省人之间的矛盾,社会浪潮下的矛盾。
国党恰恰在当时选择了最错误的政策,激化了这种矛盾……政策的激化、经济的恶劣、贪腐的严重,造成了矛盾不断升级。
47年,烟草专员带着城管打砸了烟摊,然后双方陷入激烈冲突——史称二二八事件!”
侯孝苋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咬了咬牙:“阿东,你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嚒?”
杨德倡一怔。
他刚刚递剧本就是客气,目的就是延伸话题,好把主动权聊到这部新戏上来。
但看着此时侯孝苋郑重的样子,心里一突。
一个港岛明星演湾湾本土化的电影,突兀吧??
罗东表情严肃,滔滔不绝的模样,给侯孝苋与杨德倡两个湾湾人讲的一愣一愣的。
讲起这些东西,他如数家珍!
甚至还直接给两人来了军事科普:
“当时镇压的是国民21军,前身是刘湘的那支川军!36年开始中央化整编,保定系在其中力量巨大。
中日国战中,战功卓越!参加了淞沪战争、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后来国防部长白崇禧亲自率军去赴台镇压二二八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