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请周先生到军统走一趟
“您去了就知道了,”沈醉突然低声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具体情况我也不明白,因为我还不够那个级别。只是因为我和周先生有旧,上头才派我来通知的。”
21世纪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此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处处是弹坑、残垣和瓦砾。某户周姓人家院子里的弹坑最大,人们把弹坑填平,在周围建起一圈花坛,种上小树和花草,弹坑正中央树起一座炸弹型的建筑物。
周赫煊欣然前往,结果刚上车就听沈醉说:“周先生,得罪了。”
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国内首映,就定在国泰大戏院(后世解放碑附近)。
“什么?”周赫煊没反应过来。
南京大屠杀纪录片迅速在四川引起轰动,每天的观影者把戏院都挤爆了。这种情况渐渐传播至西南和西北,中央军委会宣传部门,还特地把拷贝送去各个兵站放映。
这就是重庆解放碑的由来。
到八月初,周公馆突然有熟人拜访,正是曾经救过周赫煊一命的沈醉。
抗战胜利后,象征精神堡垒的木杆,变成一座屹立不倒的抗战胜利纪念碑,后来名字改成“人民解放纪念碑”。
“小沈,你来找我是公干还是私事啊?”周赫煊热情招呼道。
到明年初,重庆川剧演员协会成立,川剧人集体投身于抗战事业。但他们却找不到演出场所,只能在街头巷尾、操场院坝拉起幕布就开演。
沈醉掏出一截黑布,解释道:“需要把你的眼睛蒙上。”
抗战时期的重庆有三大戏院,今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以后,就被炸得只剩下国泰大戏院一家了——另外两家刚刚修复又被炸了。
在“精神堡垒”建成以后,由于多次受到轰炸,再加上不堪风吹雨淋,“精神堡垒”很快就倒塌了。人们只能清除废墟,在基座上立起一根木杆代替,那根木杆便成了抗战中新的精神堡垒。
沈醉说:“公事,请周先生跟我到军统走一趟。”
“精神堡垒”自五四大轰炸之后就开始建造,中途又被炸了两次。它就像永不屈服的中国一样,一次次被炸毁,一次次又重建,历史上直到1941年底才真正完工。
若是普通人被邀请去军统走一趟,估计会被吓得尿裤子,周赫煊却笑道:“戴局长请我去喝茶?”
这座建筑物由中国电影制片厂道具部的美工们设计制作,材料皆是电影布景用过的废旧木材和布料。它被命名为“精神堡垒”,意在警示国人自强不屈、坚持抗战、奋发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