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计策
“你这法子只会弄巧成拙,把洋人和阎锡山全部得罪,钱就更不好要了,”李石曾无奈苦笑,“唉,我一辈子坚持不从政,到老了却来蹚浑水,自作自受、误人误己啊。”
汪兆铭派来北平挑事的人,顺势策动学生来狠的。学生们首先冲击大学院(教育厅),在没找到主事人的情况下,又分别冲击李石曾和李书华的住宅,差点没把他们的房子给烧了。
好吧,这位诗人更天真。
全国舆论哗然。
徐志摩先前一直没说话,此刻突然激情昂扬道:“不管他什么政治斗争,我们有中央政府的大义在。只要带着学生去海关和盐署那么一闹,再跳动新闻舆论,他们不给钱也得给!”
李石曾瞪圆双眼,脸上露出骇然之色。政治削藩他是知道的,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央削藩的工具。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实他们要求不高。前者只想拿到工资,后者只想读书,教育改革的破事,反而不太在乎了。
“恐怕不止是宋子文的主意,”张君劢摇头道,“据我所知,国党的五中全会后,他们就忙着政治削藩了,收回天津海关和长芦盐署只是第一步。”
然而,就这点最基本的愿望,居然也很难实现。
“宋子文倒是打的好主意,里外都不吃亏。”周赫煊笑道。
而此时此刻,周赫煊正在前往山西的路上,他又要打嘴炮了。
客厅当中,几个男人你望我、我望你,都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大家高兴没几天,很快回过味来:李院长,说好的钱呢?工资怎么一直拖着不发啊?
张君劢分析道:“南京政府方面是想把石曾先生当枪使,如果要到了银子,那么这笔钱在名义上就归中央所有,以后可以随时收回来。而且,在撕开一道口子后,南京方面就更有借口掌控海关和盐署。如果石曾先生要不到银子,那南京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批评阎锡山不顾大局,不尊中央。”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师和学生们很快发现自己被耍了,那姓李的老家伙根本没钱!
蒋百里安慰道:“石曾先生一心为公,我等佩服。”
这下不仅是学生闹,连老师们都上街游行讨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