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刘彻
谢旦如,湖畔诗社成员,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的挚友。虽然他没有加入共党,却长期从事地下秘密工作,帮忙传递了很多秘密文件,地下党遭追捕时也经常躲在他家。
“你说了算。”杨骚把瓜子皮扔回去。
周赫煊鼓掌道:“多谢先生指教!”
同居女友白薇看不下去了,轻轻拉着杨骚的袖子,低声道:“又发疯,对周先生尊重点!还有,别吃东西了,好像谁把你饿着了一样。”
“不敢当。”谢旦如表现得极为谦虚。
“那个,我说一句。”位置比较靠后的地方有人举手。
在日本,白薇对杨骚一见钟情,随即展开疯狂的倒追。杨骚躲到哪里,白薇就追到哪里,追追逃逃十多年,杨骚终究还是没能逃出白薇的手掌心。
周赫煊点头道:“请讲。”
白薇的父亲是同盟会元老,虽为新派人物,但却搞包办婚姻。白薇为了逃婚,遂离家出走到学校读书,父母又追到学校,联合校方封校抓人,她在妹妹和同学的帮助下,从学校围墙打洞逃脱,直接躲到了日本去留学。
那人扶了扶眼镜,说道:“美国诗歌一向不受我们重视,庞德先生的这首《刘彻》,属于美国诗坛杰作,也是欧美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落叶’一句,被称为意象叠加法的典范。”
杨骚却怡然自得,脸不红心不跳,继续嗑着瓜子儿,似乎要用嗑瓜子的方式,把周赫煊这个大资本家给嗑穷。
谢旦如的发言非常正确,这首似是而非的《刘彻》,确实属于美国诗史上的杰作,“落叶句”甚至成为美国诗史上的有名典故。当然,这首诗现在的地位还没那么高,要再过几十年才会被美国诗人捧上神坛。
众人哄堂大笑,就连家财万贯的邵公子都被逗乐了。
美国诗歌如今正处于现代主义时期,但说起来就是个悲剧。
杨骚正是中国诗歌会的发起人之一,而他的女友白薇,则属于创造社作家(郭沫若、郁达夫那个创造社)。
“请问这位先生是?”周赫煊道。
中国诗歌会就是归属于左翼诗派的一个组织,并无特定风格,但有创作主张——意识形态化和大众化,也即写无产阶级诗歌和大众诗歌。
那人回答说:“谢旦如。”
30年代中期的中国诗坛,大体上有三大派别,即:左翼诗派、新月派和现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