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356章 维烈

第356章 维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惜这位余老板很少收徒,历史上,孟小冬数年如一日上门拜见,他才终于开口答应的。

这种情况要持续到四年后,美国白银价格一路狂跌。在银价跌到谷底时,白银集团利用政治压力逼迫新上台的罗斯福,成功出台《白银法案》。此法案导致中国银元购买力上升,但却使得中国商品出口额锐减,而且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速了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

周赫煊想了想说:“要不我亲自登门?”

按照市场的自我调节,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自动减产。而美国白银集团却不顾市场价值规律,在白银价格狂跌的情况下,依然疯狂地开采、冶炼白银。

“好啊,好啊。”孟小冬连连点头,她就等着这句话呢。

“怎么,闲不住了?”周赫煊笑问。

按照现在的国际银价,20万斤美国白银运到中国铸币,再加上掺进去的钱币杂质,纯利润至少在90万银元以上。不过天津铸币厂肯定要分一些,还要掏钱喂饱当官的,周赫煊个人差不多能分到30万左右。

孟小冬说:“从怀孕到现在,我天天都闷在家里,实在是有些乏味,想出去多学些东西。”

严格说来,他们这样搞是犯法的,哪个朝代都不允许民间造私钱。但如今正逢民国乱世,各种钱币五花八门,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无暇顾及,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管理。

孟小冬现在唱戏已经很厉害了,融汇各家之长,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技艺不精。

每年10万斤白银虽然数量可观,但孙仲山还是嫌少,希望周赫煊能够弄到20万斤以上。周赫煊一口答应下来,美国那边已经白银泛滥了,根本不愁买不到银子。

就在两人前往余叔岩家登门拜访时,《泰坦尼克号》改编的舞台剧,终于在美国百老汇隆重上演了。

孙仲山不愧是白手起家的精明商人,女儿那桩糟心婚事既已无法改变,他很快就不去想了,而是拉着周赫煊一起商量美国白银买卖。

最后所得利润,大家五五分账,谁也不吃亏。周赫煊的侨汇虽然很宝贵,但孙仲山需要打通政府关节,还要利用自家银行来顺利流通所造新钱。

至于余叔岩,那是跟梅兰芳齐名的存在,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余派)。余派源于谭派,所以又称新谭派,孟小冬是精通谭派的大家,如果拜进余叔岩门墙绝对如虎添翼。

太遥远的事情暂且不提,眼下双方商定的结果是:由周赫煊每年购进20万斤美国白银,运到天津后交给孙仲山处理。孙仲山可以联系天津铸币厂,将这些白银制作成银元(铸钱也是好买卖)。

余叔岩近几年已经不唱戏了,主要是嗓子出了毛病,转而钻研京剧理论,不时在报纸上发表几篇理论文章,在圈内的地位甚至隐隐高于梅兰芳。

也即是说,周赫煊到1934年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白银法案》狂赚一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