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豆汁儿
鲁迅掏出香烟,递给周赫煊一支,自己划火柴点燃,吞云吐雾道:“你好像在《大国崛起》中预言,美国今年要爆发经济危机,甚至影响全世界。如果真的这样,日本岂不就此崩溃?”
鲁迅却不同意:“一点沙尘而已,何必小题大做,真有那般人力物力,不如用来改善民生。”
“是的,日本经济绝对要崩溃,”周赫煊叼着烟说,“所以日本必然入侵中国,因为只有战争,才能转化国内矛盾,才能引开日本人民的视线。”
周赫煊掏出手绢,当其系在脑后,掩住口鼻说:“我理想中的中国政府,可以组织人力物力,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大量种树,培植出蔓延千里的人工防护林。届时,北平的沙尘暴将消失无踪,空气变得和南方一样洁净。”
关东军入侵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旅顺、大连的租借合同快要到期,二是日本国内经济崩了,必须用战争来转嫁矛盾。
周赫煊默然,竟无言以对。
鲁迅问:“这两位朋友,是你的随员吗?”
好半天周赫煊才说:“中国的聪明人太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有时候,我倒希望中国的蠢货多一些,那样劲才能往一处使。就像日本,他们的劲其实使错了方向,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强大。”
“好啊,”周赫煊开玩笑道,“我们这边是三个人,占大便宜了。”
“为什么说日本走错了方向?”鲁迅问。
跟周赫煊印象中不同,他发现鲁迅很爱笑,并非时刻紧绷着脸。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崩到什么程度?
又行走一阵,来到前门大街中段,鲁迅指着家铺子说:“快中午了,你请我坐火车,我请你吃午饭。”
“日本的强大和繁荣是畸形的,”周赫煊详细解释道,“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别是欧战后,日本工业产值成倍增长。工厂日夜开工,港口吞吐不息,生产、贸易、繁荣,是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普遍印象。与此同时,日本农村凋敝,农民食不果腹,卖儿卖女稀松平常。日本真的很强大吗?并不。日本国内一半以上的工厂,都是从事纺织业,其国内市场狭窄,严重依赖出口贸易。一旦国外市场发生动荡,日本经济立马就要崩溃。别的不说,如果全体中国人坚持半年不买日本纺织品,日本的那些资本家,十个里面就有四五个要破产。”
鲁迅听了若有所思,他平时关心的是国民思想和政客作为,而周赫煊则更喜欢考虑实际问题。
说句正经话,抵制日货在民国时是可行的,因为日货产品太过单一,而且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周赫煊指向北方,说道:“北平的沙尘,源于北方草原的沙漠化。如果不治理的话,沙漠面积会越来越大,或许有一天,连北平都要被沙漠覆盖。这不仅仅是呼吸几口沙子那么简单,更关乎着北方的农业经济,关乎北方无数牧民和农民的生计。就跟黄河泛滥一样,治理沙漠化和治理黄泛,都是政府应该做的基本事项。如果某一天,中央政府能有效治理沙漠和黄河,那么这个政府就是值得拥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