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访客盈门
你如果找当地人问路:“请问一下,某某街怎么走?”
周赫煊提起毛笔有些为难,他擅长的是行书,而重大的校训明显用楷书或隶书更适合,行书显得太过轻佻了。琢磨构思一番,周赫煊硬着头皮用行书写下校训: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周赫煊题。
1936年的重庆交通虽然还没那么复杂,但实际上让人更为头疼,各种爬坡上坎走得你怀疑人生。
“洒脱而不失稳重,飘逸而不失气度。好字!”胡庶华捋着胡子颔首赞叹。
你如果在重庆完全靠导航开车,那么恭喜,志玲姐姐提醒已经到达的时候,你可能距离目的地还有垂直500米的距离。
但这边的风水还不错,四川王刘湘的公馆就在此地,距离周赫煊家只有两公里远。重庆警备司令、新编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根固的公馆,也正在建设当中,很快就要跟周赫煊做邻居了。
胡庶华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的说:“周先生,我想聘请你担任重庆大学荣誉教授,月薪100元。每年只需到校做三场学术讲座,一场公开演讲,还请不要推辞。”
此时的李子坝,严格来说并不算重庆市区,只有一条老街还算繁华,周边散落着各种村野民居。
既然已经定居重庆,周赫煊也想跟当地搞好关系,他笑道:“月薪一百就不用了,学校经费也不宽裕,象征性的给1元钱足矣。”
周公馆所在的李子坝,就是后世有条地铁线从半空中的八楼穿墙而过那里,想必很多朋友都看过那张照片。
“见笑了。”周赫煊谦虚了一下,其实心中特别得意,他练字已经快十年了,自信不输给许多民国的书法名家。
北方的朋友很难想象,重庆是一座怎样的立体城市。
“这就是答应了?”胡庶华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周赫煊这么好说话。
半个小时以后,你还在爬坡的途中……
周赫煊笑道:“胡校长别说我误人子弟就行。”
热心的当地人回答:“近得很嘛,爬完这个坡就到了。”
“周先生谦虚了,”胡庶华拿出几张宣纸,说道,“这是重庆大学新立的校训,还请周先生不吝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