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北平西直门,崇元观五号。
冯庸高兴地说:“等这次从南京回去,我就让学校师生赶紧学习。我的学生或许打仗不行,但却可以专门给义勇军制造手榴弹。七个人一组,分散到各个义勇军部队,专门为义勇军将士们提供手榴弹!”
“砰砰砰!”
“七人背?”卢广绩好奇地翻看。
由于得到周赫煊的提醒,冯庸大学的几架飞机已经提前转移,并没有如历史上一般被关东军缴获。
冯庸看着看着猛拍大腿,赞道:“这本书足抵十万义勇军!”
就在十一月初,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誓师成立,愿意参加抗战的师生们正在抓紧进行军事训练。
教室里,老师照常讲课,学生照常上课。但师生们的眼睛都红红的,因为他们的同学正在外边练习杀敌本领,谁也不知最后能活下来几人。他们这些选择继续读书的,只有加倍努力学习,才能缓解心中的愧疚自责。
“说得好!”
这是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在训练,他们发出的声响,并没有影响正在努力学习的同学。
周赫煊取来一张大额银票,交给卢广绩说:“这些钱我捐给‘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希望诸君能够坚持到底!”
操场上传来练习刺杀的吼声。
王化一等人也凑过来看,惊问道:“此书是何人撰写?真真是人才啊。”
冯庸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便被抓,先是被软禁在沈阳,关东军劝降不成,又把他劫持到日本东京。在一个日本好友的帮助下,冯庸成功从东京逃脱,转道上海来北平继续主持冯庸大学的校务。
周赫煊笑道:“北大科研部的学生搞出来的,只要有黑火药、废铁和木材就能够轻易制造手榴弹,熟练工30分钟就能制造一枚。”
这里以前是北平陆军大学的校址,如今变成了冯庸大学的临时校址所在。
“哈哈哈哈,”阎宝航大笑道,“此物甚秒,而且还不怕泄露给日本人。关东军看不起这样的土制手榴弹,但对义勇军将士来说却是宝贝,我都能想象到小日本被炸得人仰马翻的情形。”
“死而后已!”
“杀杀杀!”
卢广绩接过银票一看,足足有20万元,他抱拳道:“多谢周先生慷慨解囊!”
靶场上传来零星的枪声。
周赫煊又拿出一本印刷精美的小册子,只有薄薄的十多页,分别递给卢广绩和冯庸道:“这些东西,希望两位能够转交给各地的抗日义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