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弱国无外交
恩,孔祥熙的意思很明确——美国不是想要购买中国白银吗?可以。我用白银换取美元,然后用美元作为货币改革的储备金,咱们双方的问题都解决了。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正在美国搞事的周赫煊得知消息,只能用三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妈卖批!
施肇基对这种事情见得太多了,当初他在欧洲就碰了一鼻子灰,到美国来也被当成空气。可怜他堂堂的中国驻美公使,自赴任以来,居然还没有受到过罗斯福的正式接见。
30年代初期的中华民国,好像还没有在任何国家设立大使馆。
别说罗斯福了,施肇基平时有啥事,连美国外交部长都见不到,只能见见美国外交部的小喽啰。
两者之间更详细的区别,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此时的驻美公使施肇基,他虽然代表中国在美国展开外交,但却没有权利请求会见总统罗斯福,更没有权利直接与美国高官谈判,除非事先得到了授权。而一旦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施肇基就可以请求会见罗斯福,并直接与美国方面谈判了。
“现在怎么办?”宋子文已经一筹莫展。
确实欺人太甚,美国外交部主动邀请中国派出代表谈判,中国这边都任命全权公使了,尼玛谈判说取消就取消,还让以后有啥事电报联系。
三,中国必须镇压排日风潮;
“怎么会这样?”宋子文郁闷道。
二,日本得购买中国的原料,中国得购买日本的工业品;
施肇基说:“应该是白银集团向罗斯福施压了,之前每盎司0.55美元的白银定价也被破坏,美国人的承诺变成了谎言。”
外交使馆也是有级别之分的,大使馆为最高等级,公使馆属于第二等级。公使可以由本国直接任命,而大使的任命必须得到对方国家同意。
施肇基说:“找周先生吧,事情是他闹大的,他应该知道怎么收场。”
日本方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11月中旬派出考察团,在访问中国的时候,甚至提出升级使馆的建议——希望将两国的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
就在宋子文前往纽约找周赫煊商议时,孔祥熙突然不按常理出牌,急电美国外交部:中国即将放弃银本位,使币值与美元挂钩。中国愿意一年内向美国出售白银2亿盎司,换取美国对华贷款1亿美元,并提供一笔同样数额的备用信贷。
常凯申志得意满,终于召见日本驻华公使有吉明,并公然对洋人记者放出“中日友好”的言论,引来社会各界的一阵狂喷。
一,对作为“原料供应国”的中国,给予人力、物力援助;
宋子文说:“外交岂是儿戏,怎能出尔反尔,说变就变?”
日本外务省的经济提携方案也很有“诚意”,具体包括:
施肇基苦笑:“弱国无外交。”
日本这次显然抱有极大的“诚意”,也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了,升级使馆可以加快外交谈判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