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醉半醒
鸟随鸾凤飞腾远,依附在他们身上,可以最快地成为权力中枢的一份子,才能在未来有那么一丝机会改写历史。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酒宴还在继续,杨霖逐渐融入到他们的话题中,脸上红扑扑的,谁也分不清他此时是醒还是醉。
说到底还是赵佶的事,他是皇帝,他的喜好决定了蔡京和童贯的作为。
扬州是漕运重地,水陆四通八达,远处一艘小船驶来,船头立着一个大汉。
就算没有蔡京,他也会拔擢一个范京、汤京。
不一会,一辆马车在兵马护送下来到城门,在城郊停下后,车帘被掀开。等到蔡京出来之后,杨霖紧随其后,两个人轻笑着交谈,来到城郊的岸边。
杨霖要是凭借着个人好恶,写几句酸诗把这两个未来权奸骂个狗血淋头,历史上或许会留下美名,赞叹扬州一个才子的先见之明和不惧权贵的气节。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靖康浩劫,自己就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愤青。
觥筹交错之间,两个未来的权臣的嘴脸,逐渐地暴露出来。
第二就是“状魁梧,伟观视”,说明这位童公公不但英俊,而且很魁梧,看上去还很伟岸;
童贯喝醉之后,扯着嗓子一口一个“入娘”,蔡京则谄笑着附和。他们一个起于微末,一个宦海沉浮,都没有端着架子。
童贯在宋史中记载着三大特点,其一便“颐下生须十数”,当太监当到有胡子这么个性,千年以来也不多见;
杨霖冷眼看着这一幕,不时地插嘴逗趣,让气氛更加轻松。
乱哄哄的人群,一边低声咒骂着,一边转道而行。
要知道,做一个愤青是永远没有机会救国的,想要在接下来的乱世有所作为,就必须掌握足够大的权力。
很快两排府兵列队,将城门控制起来,并且高声宣布今日扬州北门不开,过往行人请绕道而行。
作为一个两世为人的先知,杨霖知道眼前的两个人即将以最快的速度,权倾天下。
扬州自古就是繁华的代名词,在大宋尤其如此,熙熙攘攘的城门口,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
杨霖不好拿他开玩笑,毕竟童贯的身份在那摆着,只是笑道:“童供奉相貌堂堂,仪表不凡。”
眼前的两个人无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把北宋灭亡全部归咎于他们身上,也太高估他们了。
船头的汉子身高七尺,魁梧雄壮,竟然是宦官童贯?杨霖不是很相信,蔡京见他的表情,笑的更开心了,低声道:“怎么样,没想到吧?”
若是宋徽宗是朱元璋,这两个人早就死了一万次了,女真也不至于南下汴梁,把好好的东京杀得血流成河,宗室的太后、妃子、帝姬(宋朝对公主的称呼)、和官宦家的千金全部沦为女真人的性奴。
蔡京轻笑道:“此必是童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