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汉风西渐
杨霖又来了一记猛药,握住为首的将军苏古里的手道:“等到将来立下战功,我当在官家面前为你们替你们进言,让官家赐姓给有功之臣。”
“好!”杨霖赞了一声,然后大声道:“来人呐,抬出美酒和金银,给诸位将军壮行。”
皇宫着火,文官们趁机进谏,说这事让宦官挂帅,引起了上天的警示。
早就候着的亲卫们,推着一车车的金银财货还有好酒出来,一行人恨不得敲锣打鼓地欢送回鹘将军们。
这也是北宋皇权在百年之后,又一次回到了巅峰的表现,当然此事的结果也是一波三折。
七个回鹘将领,血气翻涌,心怀激荡。
你们都是回鹘人,多少了解他们的习性,在这次戡乱中,要发挥带头作用呐。
对他们这些边关的官员来说,是一个天降的机会,因为战时难免就给了他们刷政绩的机会。
你们尽管放心,我杨霖把话说在头里,只要是有功之人获不得该有的封赏,尽管去汴梁找我,我必为尔等做主。”
河州的官员,都有些兴奋的神色挂在脸上,若是少宰真的说动官家,对西北用兵。
说完回头跟亲兵头子吕望说道:“凡是这些回鹘将军,到我府上,一律放行,就是去找我喝酒,也不能拦着。”
最终赵佶显示了他作为皇帝的绝对权威,无视文官士大夫的谏言,力主自己的家奴童贯挂帅。
大宋的文官素来清高孤傲,尤其是对待武将,更别提异族武将了。
四年前,童贯率兵出征,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这次来了个当朝少宰,却是这般推心置腹地对待自己,此恩不报枉为人也。
河州还是第一次来这么大的官,这里刚刚平定了四年,衙署还没有完全建好。
如今各自为战,不胜唏嘘,虽然三个人都不是什么谦谦君子,更不会有钟子期伯牙的友情,但是要说一点旧情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吕望的养气功夫,比陆谦强一些,没有丝毫异色,抱拳道:“遵命,属下记得了。”
杨霖走进河州,心思难免又想起那一年,在扬州和蔡京童贯三人,把酒言欢,相约共进退。
七个回鹘将脸色一肃,深深鞠躬,道:“我等代河西二十七万回鹘人,起誓必为少宰效命,剿灭回鹘贼。”
赵佶犹豫之下,下令撤兵,童贯当中将手诏内容篡改,出兵一举平定了河湟蕃人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