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担,就退后让我来
如今机会摆在杨霖的面前,虽然十分困难,但是他这次要是得手,说不定能封个王。
汴梁,大庆殿,早朝。
一个十分朴实、实诚的皇帝形象就出来了,在位十六年,三次对外用兵:熙河开边拓土千里,交趾自卫反击战虽未消灭敌国但也大败敌军,五路伐夏功败垂成却也占地千里。
而且大宋没有那个兵力,可以同时应对契丹和西夏,要是继续和契丹死扛,可能会让中原沦丧。
神宗也就是倒霉生在了文官集团最强大的时候,没能干过这群劣货,被司马光和太后等一众鸟人给活活逼得忧愤而死。
一年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若是和战争需要耗费的钱粮来比,这笔买卖其实不亏,因为在澶渊之盟之前,大宋那一年为宋辽之战花费三千万贯钱。
壮志未酬的赵顼,临死之前,不甘心地留下遗训: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
殿上人心复杂,龙椅上的赵佶却一点都不惊讶,他瞬间就想明白了。
沉重的气氛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强大的契丹,威压大宋百年的契丹,就这么被人打下了都城。
杨爱卿是天上星君下凡,辅佐自己这个神霄宫长生大帝君的,能做到这一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看来这一次朕又有机会告祭太庙了。
梁师成嚷嚷了几年的伐辽,真的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他反而没了动静。
赵佶笑吟吟地钦此杨霖为兵马副元帅,宣抚陕西、河东、河北、燕山,主持收复幽云。
在辽宋的争锋中,大宋几乎没有占到过便宜,直到今天大宋还在支付着每年的岁币。
这是什么样的期盼和执念,才能连王爵、封地都拿出来了。惜哉我神宗皇帝,死之前也没能看到一丝希望,现在曙光已经出现了。
契丹强大了太久了,从唐朝开始道如今,久到宋人已经习惯了契丹压在头顶的感觉。
他似乎是把所有的运气,留给了自己不着四六的儿子赵佶。
上京城陷落的消息传开,整个大宋才惊觉起来,原来自己的老邻居,不可一世的大辽国,真的要完了。
双方习惯了宋辽互相看不上眼的虚假和平,突然出来一个女真,把契丹打成了这副模样,让宋廷满殿君臣,都有些措手不及。
赵佶虽然吊儿郎当,但是他的父皇神宗赵顼却是个雄心勃勃的,他先是启用王安石变法,然后一心要收复西夏和幽云。
不管是金灭辽,还是蒙灭金,大宋开始时候都手握着天赐的好牌,打成了一锅浆糊。
神宗皇帝确实不错,他刚刚继位便让人刮目相看,发出的第一道诏令竟是大行皇帝的丧事从简。还好心解释说,仁宗皇帝宾天之时,先帝由于不是仁宗亲生要避嫌,不敢裁减。朕却没有这个顾虑,朕是先皇亲生的,正好继承先帝遗志,厉行节约。
这个商业繁荣的中原王朝,顽疾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是病入膏肓。必须有一番彻头彻尾的改变,不然就会如同原本时空的大宋一样。历史给了宋朝两次机会,它都没能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