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择地筑城
汴梁的街道不像是当年的长安那般规矩,这里就如同汴梁的百姓一样,自由散漫。
这个人,自然就是那第一等的优伶,她真正赚钱的手段就来自于此。一般客人也都知道,等闲没有人会强迫她们。
离开兵部衙门,杨霖在街上随意转了一圈,仔细观察揣摩这个冠绝当世的都城。
所以,第一等的青楼名记,赚钱的营生是做‘项目’,后世叫做公关,而不是一般的青楼那样,靠操持枕上生意赚钱。
现在整个国家,终于有了将资源倾斜,去培养各种人才的觉悟,杨霖开心还来不及,肯定不会去阻止。
还有一些小店正在出售小吃,熟羊头、扒羊脸、肚肺、腰子螃蟹、蛤蜊、枣砂团子、香糖果子,处处飘香。
当然,要是让他知道今日讨论什么,估计也就很快可以猜出这客人的身份了。
汴河边上还有许多商铺,贩卖的货物琳琅满目,吐番回鹘的皮毛犀玉,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蒙古的牛羊,东瀛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和珍珠,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丝绢、纸、书籍,应有尽有。
苏暖暖刚要出去,杨霖感觉有些累了,朝后一躺有些不得劲,便道:“有软塌……算了,你留下吧,坐在我身后,让我躺一下。”
湖船、刀鱼船、魛鱼船、落脚头船、大滩船、舫船、飞蓬船,各式各样,各具功用。像输血一样,将两浙布帛、广东珠玉、蜀中清茶、洛下黄醅、安邑之枣,江陵之橘,陈夏之漆,齐鲁之麻,姜桂藁谷,丝帛布缕,酿盐醯豉,米麦杂粮,一一输入东京。
眼前这人,初次见面,就要她做那靠椅一样的物件,苏暖暖心里厌恶,嘴上却笑着道:“这却是有些不太方便。”
杨霖拿过来,粗略看了一眼,当场拍板道:“你去跟白时中说,这事我准了。”
一个亲卫上前,低声跟她说了一句,苏暖暖马上神色一动,巧笑嫣兮地走了过去,让杨霖舒舒服服枕在胸前。
刘仲武又拿出一个公文来,说道:“少宰,这是我们兵部准备上报的,奏请在大名府开设一个武备校舍,研制新的军用器械。”
杨霖蹭了蹭,有些软和,但是显然还没有发育起来。
苏暖暖神色有些愠怒,似她这等第一流的优伶,虽是以色娱人,却并不侍奉枕席。
通过这些水道,汴河上百舸争游,船帆如云。
起居之处也是宽静房宇,三四厅堂,庭院有花卉假山,怪石盆池,其小室帷幕茵榻,左经右史,学的满腹才华。她们往往是落落大方、谈吐不凡,能够把客人们照应的面面俱到,活跃场面;其次便是琴棋书画,能歌善舞。
城中水路纵横,光是桥梁,就有二十多个,也是一个实打实的水城。
那些大富大贵之人,在商量得失利益,讨价还价之时,或许有些事不方便当面提出条件,这时就要有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儿从中穿针引线、沟通协调、缓解矛盾,促成各方政治结盟、商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