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继承者们
“明日派人南下,求宋廷派一个会打仗的将军来……教我们一下如何对敌女真。”
耶律大石也曾经深信不疑,毕竟两万打赢七十万,说出去太过荒唐。
放眼大宋,能够和杨霖手下的西北军一战的,也就是当年的西军。可是这支大宋最强的野战军集团,早就被杨霖从上到下来了一次整治。
但是后来女真人在幽燕两次折戟,无功而返,耶律大石心里又起了其他想法。
地方上不是没有忠心的臣子,但是他们手里那点微末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对杨霖等人的政变造成任何一点威胁。
宋人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一群连大宋兵马都打不过的人,怎么可能是无敌的。
耶律大石心力交瘁,他自小就是鹤立鸡群,每一步都十分扎实,天赋又是那般突出。
赵佶即位之后,大宋君权加强到了开国以来未曾有的地步。如此一来,杨霖相当于掌握了赵佶以前的权利,就算是蔡京和梁师成权利最煊赫的时候,也不及如今的杨霖的一成。
无数的契丹宗室,都曾经指着他笑道耶律家有此子,足以告慰祖宗。
在四方布局的杨霖,当初的本意是为了对抗即将崛起的女真,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一举把汴梁的大宋中枢给一窝端了。
耶律大石也对自己的本事十分自信,但是经过这几天的战斗,他悲催地发现,他面前的女真人根本不是他能够战胜的。
在杨霖的授意下,袖楼出大价钱举办了汴梁的中秋灯会,点缀太平粉饰盛世,让人心安定。整个大宋换个一个权力中枢,地方上却没有什么强烈的声音,这也是大宋百十年来强干弱枝的恶果。
如今现实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实力的差距是如此明显,到底宋人是怎么挡住的这些凶蛮鞑子?
换了一个皇帝,对大臣们来说是各自前程的分水岭,对汴梁百姓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耶律大石脑袋一低,吐了一口浊气,终于放下了心里对宋军的鄙夷。
汴梁城烟花绚烂,中秋佳节照样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
最后一个还算是对西军有点掌控力的,就是杨霖扶持的姚家,姚古和他的养子姚平仲,实际上统率着如今的西军。
这些人一个冲锋,悍不畏死,就如同洪流一般,将契丹人冲的七零八落,砍瓜剁菜一样地收割契丹将士的性命。
杨家虽然也是西军四大家,其实实力根本不够格,一直依附于折家行事,搞掉折家之后他们便成了普通的豪强,实力还没有燕地豪强大。
曾经契丹七十万人,在辽东输给了完颜阿骨打的两万女真兵,世人都说女真满万无敌。
种家兄弟现在汴梁,闭门不出的同时,也只能摊手徒呼奈何。折家被迁到了毫无根基的山东密州,那里是杨霖的老巢之一,上至百官下至黎庶,都是仰仗杨霖控制下的密州港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