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过三的决心
大宋开国百十年,京营禁军远胜于边军厢军的观念根深蒂固,浑然不知道这么多年的时间过去,潜移默化之间,京营禁军就是一个花架子。
杨霖只带了三艘船启程,但是还没出漕运渡口,就有五艘船前来要求一起走。
虽然高俅很会搞操练花架子那一套,把赵佶哄得一个楞一个楞的,还以为自己的京营禁军天下无敌,实则不堪一击……
无垠的海面上,船只如云,其中有八艘船体格外的大。
正如当年韩世忠到江南,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笑出声来,还因此差点和高柄打了起来。这京营禁军至此,在明眼人看来,已经是一支六十万人的仪仗队了……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首先抹开面子的竟然是蔡攸,他派了个人象征性地给杨霖送了一箱珠宝,对这个没皮没脸的小蔡相公,杨霖只好笑着答应下来,五艘船里倒有两艘是他的货物。
而原本时空的童贯,蓄养三万私兵家将,招募孤儿组成胜捷军,称霸整个西北几十年,土皇帝一般的权势熏天,都没有被赵佶盯上。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本的时空中这个时候,蔡京和童贯几次角逐斗法,童贯都是完胜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圣心偏颇而已。
现在则不一样了,河北幽燕刚刚收回,百废待兴又即将取直运河,可想而知将来这里又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可以说赵佶的眼光很窄,他自小在汴梁长大,在他眼中也只有汴梁这一片天地。他很有心机手段,但是眼界决定了他只能在汴梁上着眼,避开这个雷区赵佶甚至有一些短视和无知。在徽宗一朝,地方上群魔乱舞,他根本没有治理的欲望,在他看来离开了汴梁都是些微末小事。这也是大宋举国养汴梁,造成的一个后遗症吧。
这些人和杨霖的关系不算好,所以万岁营打着修建艮岳的旗号,广敛钱财的时候,他们碍于面子并没有几个人前来找杨霖上这趟顺风车。
杨霖和蔡京走的是截然相反的道路,一个设立讲义司,把持朝政,朝中大员尽在他的彀中;一个注重地方势力,东南西北尽是在一些不毛之地,培植亲信封疆大吏,宰执一方。
开封府的贵人们动辄养活一家几百口的人,生活有是出了名的奢侈,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风流富丽的一群人。这些人家早已暗中从事商业贸易,而且利用家族势力经常搭乘官方的顺风船。
杨霖为了避嫌,甚至亲手把京营禁军得罪个严严实实,杀了几个将门世家子弟不说,大力扶持西军等边军的做法,也惹得他们很不高兴。
这些全都是汴梁开封府的勋戚贵胄家里的私船,大宋没有过分抑制商贾之道,对待士大夫家族经商也很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