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阔斧
王朝立点了点头,记在心里,杨霖说道:“我说你着笔,给韩世忠写一封信,以我私人的名义发给他。”
樊楼内,到场的官员互相打过招呼,不管以前有何嫌隙,现在都可以暂时放下,大家同仇敌忾。有什么过节,能比剥夺了你的官位还要大的,对他们来说显然是没有。
可是呼延通是见过泼韩五落魄时候样子的,那时节大家各自脏言秽语什么事都见过,说话也没个把门的。
“耿希道今日做东,邀我等前来,实乃弥天之勇。若是朝中多一些你这样的官员,何愁他乱臣贼子如此狷狂。”
如今韩世忠官大了,呼延通依旧是往日做派,慢慢地就惹恼了他。
底下的旧日官僚,有一半已经被他这番话吓得抖似筛糠,这种事你没人的时候偷偷说说好不好,这里可是樊楼,这是没把都尉府当回事啊。
这次就是故意不报,想着坑他一把,谁知道杨霖对幽燕战将的功劳,了如指掌,尽在心中。
王朝立拿着奏章过来,杨霖用手指按住,一个个看来,果然没有呼延通。
底下传来乱纷纷的声音,在樊楼的二楼雅轩,装饰皆是富贵堂皇,门窗桌椅、案几屏风皆仿唐制。壁上挂有几轴金碧山水,轩外临堂处都有一方小小露台,露台两面绿荫覆盖,盆景簇簇,看不清两边情景,便于轩内客人独处私谈。
那呼延通在涿州城下,带着百十将官,赤膊破城,好似天神一般。
现在杨霖腾出手来收拾他们,已经没有人是他们的盟友了,说起来这算是汴梁疑难杂症里,做容易切掉的一伙。
太宁山下,又是他率众冲阵,和女真甲阵硬碰硬,力斩女真大将蒲家奴。
我等为国读书,为君养性,值此之际当一展所学,为国纾难,为君上分忧。”
王朝立见他面色阴沉,还以为他不同意大肆封赏武将,便试探性地问道:“少宰,这是留中不发还是驳回申饬?”
可惜一朝奸佞当道,竟然被逐出庙堂,岂不是笑话?
杨霖摇了摇头,道:“这上面写的,都是真实的功绩,让兵部酌情封赏。如今是用兵之计,国家又不缺钱财,官职空缺的也多,可以适当加大封赏力度。”
耿南仲伸手压了一下,顿时安静下来,“诸位,今日把你们请来,不为别的,就为了大宋的百年社稷。朝中有人所为有悖人臣圭臬,想必大家都一清二楚。诸位多年以来公忠体国,口碑载道,为民宣劳,造福黎庶。
谁知道杨霖做的这么绝,诚如老种所言,禁军世家、金梁桥官员、内侍省一个个倒下的时候,他们选择作壁上观,明哲保身。
自己又不是瞎子,这呼延通当不起一个封赏么?
这些文官自从政变之后,尤其是金梁桥之后,一个个更加的放浪形骸,但知享乐,以为这样不掺手朝中大事,就可以继续做官。
他却不知道,那韩世忠在幽燕大权独揽,杨霖一走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幽燕军帅。
一个面色有些发黄的中年官员,疾呼一声之后,便是一阵剧烈咳嗽,呼呼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