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乎杨霖的预料,新任宰相白时中上台之后,竟然一改往日的唯唯诺诺,主动操持了不少的大事,比如说招募民夫疏通洛阳、长安与汴梁的河道。
杨沂中脱口道:“那时节学生以为,大丈夫应当用武功博取富贵,但是真打了几场仗之后,才发现武力不能决定胜负,兵法奇谋才是王道。”
道路两旁,有朝廷的衙役,在树荫下乘凉,维系治安的同时,也提防有宵小之辈劫掠这些妇孺。
杨霖心里更是起了爱才之意,守着下面百十个士子,问道:“京营禁军内,可修文习武,你可愿参加?”
不一会那些正在干活的民夫,就会下来大吃一顿,然后把今日领的工钱交给媳妇,继续下午的劳作。
如今的朝廷政策,杨霖在大理试行的新政改革了官场的枝叶,细节上的政策主体依旧是蔡京的新政为主。
“学生杨沂中。”
大宋尤其是这样,曾几何时冗官的大宋,每年进士就有上千人,经年累月下来,顶层的政治舞台上,又能留下几个人。
在杨霖身边坐着的马扩起身,低声道:“此乃代州崞县杨沂中,是我的好友。天生神力,前者女真南下,他掩卷从军,立下不少战功,完颜希尹死了之后,又舍了军中职务回乡读书。”
若非有玲珑心思和揣摩上司的本事,早就在官场的大浪淘沙中,籍籍无名地隐去了。
“本来不怎么感兴趣,少宰若是相邀,学生不甚荣幸。”
河提上无数的民夫挥汗如雨,在下面就是前来送饭的妇人和孩童,各自提着陶罐和碗筷,互相打着招呼。
“这禁军须得家世清白,便是我也不能为之破例,杨沂中,你出身几何?”
开封府外,一条直抵洛阳的河道,正在开挖疏通。
杨沂中神色一正,充满了骄傲:“俺祖父曾任永兴军路总管,后战死;俺父亲曾知麟州建宁寨,后战死。”
杨霖轻轻点头,问道:“你如何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杨霖欣喜之余,不禁感慨,在古代能做到宰相位置的,哪有一个是庸才。
杨沂中十分兴奋,昂首道:“学生认为,有异族相犯之时,每一个汉人都应有怒火,逢敌不低头,不下跪,不屈膝,与贼拼命,则汉道永亨昌,天下必强盛。”
这些事都是杨霖想做的,并没有知会于他,白时中竟然能主动想出来。
杨霖心中有些喜欢这个魁梧的如同小山一般的士子,问道:“听说你弃文从武又回乡读书,是因为什么?”